
(1).美味。 唐 孟郊 《與王二十一員外涯遊枋口柳溪》詩:“靈味薦魴瓣,金花屑橙韲。” 唐 柳宗元 《為武中丞謝賜新茶表》:“況茲靈味,成自遐方。”
(2).有奇效的藥材。 吳 方言稱一種藥為一味藥。 明 高啟 《贈斸苓者》詩:“天和滌煩滞,靈味扶殘衰。”
“靈味”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中文詞彙,其核心意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指事物的特殊美味或味覺韻味
該詞常用于形容食物、飲品等具有獨特風味或深層意境的味覺體驗。例如唐代孟郊在詩中提到“靈味薦魴瓣,金花屑橙韲”,此處“靈味”即指魚肉的鮮美滋味。柳宗元在《為武中丞謝賜新茶表》中亦用“靈味”贊美茶葉的獨特韻味。
引申為藝術作品的意境
在傳統文化中,“靈”代表精神與意境,“味”象征感知體驗,因此“靈味”也被用來形容文學、藝術作品蘊含的獨特情趣與深意。
指有奇效的藥材
吳方言中将一種藥材稱為“一味藥”,而“靈味”特指療效顯著的藥材。明代高啟的詩句“靈味扶殘衰”即以此描述茯苓等藥材的滋補功效。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靈味》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靈”和“味”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分别介紹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靈”字的拆分部首是“火”,其筆畫數為6。而“味”字的拆分部首是“口”,其筆畫數為8。
“靈”字本義是指精神、神清氣爽的意思,而“味”字則代表着食物的味道。将兩個字合起來形成“靈味”,表示某件事物或情感給人帶來愉悅、舒適或特殊的感受。
在繁體字中,“靈”字寫作「靈」,而“味”字則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靈”字的形狀與現代略有不同。它的舊字形為「丹」,整體看起來像是一個人站立的樣子。而“味”字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
1. 這道菜的獨特調味為宴會增添了一絲靈味。
2. 這幅畫作展現出作者對大自然的靈味描繪。
一些常見的與“靈味”有關的組詞包括:味道、美味、清新、特殊、感受等。
與“靈味”意思相近的詞彙有:韻味、風味、意味、情趣等。
與“靈味”意思相反的詞彙包括:乏味、平淡、普通、無趣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