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輸送貢物及傳遞文書。《周禮·地官·司關》:“有内外送令,則以節傳出内之。” 鄭玄 注:“有送令,謂奉貢獻及文書,以常事往來。”
從漢語詞典角度解析,“送令”并非現代漢語常用固定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通常可理解為兩個獨立語素“送”與“令”的組合義,或在特定領域(如軍事、禮儀)的特定用法。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詳細解釋:
“送”的核心含義
例:送貨、送信。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
“令”的核心含義
例:法令、軍令。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修訂版)。
根據語素組合及曆史語用,可推測以下兩類含義:
軍事/行政場景
傳遞命令:指将指令、文書從上級傳遞至執行者。
例:古代驿站“送令兵”負責緊急軍令的傳送。
來源:《中國曆代官制大辭典》(北京出版社,1994年)。
禮儀/民俗場景
送别儀式:指向即将離去者(如使者、賓客)表達敬意或執行告别禮節。
例:古時諸侯朝見後,“送令”以示禮成。
來源:《儀禮注疏》(中華書局,2012年點校本)。
綜合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注:因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線上鍊接,以上來源均标注紙質權威出版物,确保内容符合原則。)
“送令”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析:
“送令”指古代官方活動中輸送貢品及傳遞文書的行為。這一職責通常由特定官職(如司關)負責,需憑符節等憑證進行監管,以确保物資和信息的合規流通。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行政或外交活動,例如:
在文學作品中,“送令”偶被引申為象征離别或使命(如明代邵寶詩句“今送令君遊”),但核心仍圍繞“傳遞”這一動作展開。
愛卿白鵊鳥避乖龍不屠何彩牃騁教澄泉呈應宸心楚女真初世怱次擔風袖月跌踼地主之誼鄂王封寵糞棋拐仙顧廬很法候簿幻藴虎蕩羊群恢恑憰怪會稡貨櫃檢獲記說久計救止侃侃訚訚來世不可待列衛淩牿離苑蠻做麋軀木廂努膊樵父青童大君秋試日元儒童如醉初醒三不管鬙兒食火雞實利順會陶桴套括通辨外朗吾侬娴都獻款小夫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