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若之何的意思、若之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若之何的解釋

(1).怎麼辦。《書·微子》:“今爾無指告予,颠隮,若之何其?”《左傳·隱公元年》:“國不堪貳,君将若之何?” 明 李贽 《自刻<說書>序》:“既自刻矣,自表暴矣,而終不肯借重於人,倘有罪我者,其又若之何?”

(2).怎麼,為什麼。《國語·周語中》:“且夫 陽 豈有裔民哉?夫亦皆天子之父兄甥舅也,若之何其虐之也?”《莊子·寓言》:“莫知其所終,若之何其無命也?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後漢書·周榮傳》:“臣子同貫,若之何不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若之何”是古代漢語中的常見表達,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表示疑問“怎麼辦”
    用于面對困境或問題時,表達不知所措的疑問。例如《左傳·隱公元年》:“國不堪貳,君将若之何?”(國家無法承受雙重壓力,您将如何應對?)

  2. 表示反問“為什麼、怎麼”
    帶有質疑或反駁的語氣。如《國語·周語中》:“且夫陽豈有裔民哉?若之何?”(況且陽地哪有遺民呢?為何這麼說?)


二、用法特點


建議:若需查看更多古籍例句或深入分析,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高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若之何的意思

《若之何》是成語,表示不知如何是好,如何處理事情。它形容對于問題或困境無法決斷,感到無奈或迷茫。

拆分部首和筆畫

《若之何》由三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艸(草字頭部首)、心(心字旁部首)和人(人字旁部首)。

總共有14個筆畫:艸(3畫)+心(4畫)+人(2畫)+口(3畫)+冖(2畫)=14畫。

來源和繁體

《若之何》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論語·述而》中的一句話:“瑜曰:‘剛其德與?曰:‘不務正’。‘何以?」 ‘濟其民, 如何?””這句話後來被縮減成《若之何》。

在繁體字中,若之何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若之何這個詞的基本結構和意義保持一緻。

例句

1. 遇到困難,他不知該選擇哪種方案,隻能若之何。

2. 當面對道德困境時,我們常常會感到若之何。

組詞

1. 困若之境:形容處于極其困難和無奈的境地。

2. 無從若之:表示想解決問題,但毫無頭緒。

近義詞

1. 不知所措:形容對于突發的事情無法決斷,感到迷茫。

2. 先思後行:表示在采取行動之前進行深思熟慮和考慮。

反義詞

明确如何:表示對問題或困境有明确的想法或決斷,知道如何處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