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甲馬的意思、甲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甲馬的解釋

(1).铠甲和戰馬。泛指軍備或戰事。 唐 杜甫 《嚴氏溪放歌行》:“天下甲馬未盡銷,豈免溝壑常漂漂。”《宋史·兵志四》:“臣竊謂 陝西 、 河東 弓箭手,官給良田,以備甲馬。”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每值駕出,甲馬擁塞馳道。”《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甲馬叢中立命,刀鎗隊裡為家。”

(2).迷信者所畫的神符。《水浒傳》第三八回:“原來這 戴院長 ……把兩個甲馬拴在兩隻腿上,作起神行法來,一日能行五百裡。” 清 虞兆漋 《天香樓偶得·馬字寓用》:“俗於紙上畫神佛像,塗以紅黃采色,而祭賽之。畢即焚化,謂之甲馬。以此紙為神佛之所憑依,似乎馬也。” 清 袁枚 《續新齊諧·天後》:“有甲馬三:一畫冕旒秉圭,一畫常服,一畫披髮跣足仗劍而立。每遇危急,焚冕旒者輒應。”

(3).披甲的戰馬。《水浒傳》第五五回:“除是得這般軍器,和我一個哥哥,可以破得連環甲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甲馬”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和領域理解,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一、軍事與古代戰争中的含義

  1. 铠甲與戰馬的合稱
    泛指軍備或戰事,例如杜甫詩句“天下甲馬未盡銷”即指戰亂未平。
  2. 披甲的戰馬
    古代戰争中,戰馬常裝備馬铠以提升防護能力,是騎兵作戰的重要裝備。

二、宗教與民俗中的含義

  1. 祭祀用的神符
    又稱“紙馬”或“神紙”,是民間焚燒的雕版印刷品,用于祈福消災。甲馬上的圖案包括神祇、自然物等,象征人神溝通的信使。
  2. 道教與法教儀式道具
    焚燒甲馬象征送神或祈願,部分儀式中将甲馬綁于腿部,配合咒語以求疾行。

三、藝術與文化意義

甲馬是中國傳統木刻版畫藝術,尤其以雲南白族甲馬最具特色。其圖案古樸神秘,内容涵蓋生活、信仰,被稱為“古老祭祀的圖譜史詩”。


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案例或曆史背景,中的非遺研究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甲馬

甲馬(jiǎ mǎ)是一個常見的成語,指的是一匹優秀的馬匹。

部首和筆畫

甲馬的部首是馬部(馬字頭),在“馬”這個部首的右邊寫上“甲”字,總共有11畫。

來源

甲馬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兵器制度。古代中國将甲士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等級,甲士通常配備的是最好的馬匹。因此,“甲馬”一詞就逐漸成為代表優秀馬匹的象征。

繁體

甲馬在繁體字中寫作「甲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甲馬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漢時期,甲字的上半部分是由甲殼形狀代替,而下半部分則是由“馬”字頭組成。

例句

1. 他的馬匹無論在速度還是力量上都是一匹甲馬。
2. 這匹甲馬可帶給你無窮的榮譽和勝利。

組詞

甲馬的組詞有:甲馬名,甲馬尾。

近義詞

甲馬的近義詞有:千裡馬。

反義詞

甲馬的反義詞可能沒有一個明确的詞彙,但可以使用“劣馬”來表示與甲馬相對的馬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