脯修的意思、脯修的詳細解釋
脯修的解釋
(1).幹肉。《禮記·曲禮上》:“以脯脩置者,左胊右末。” 孔穎達 疏:“脩亦脯也。” 宋 陸遊 《鸱鴉》詩:“巡檐攫脯脩,入舍掠膾炙。”《明史·後妃傳一·太祖孝慈高皇後》:“居常貯糗糒脯脩供帝,無所乏絶,而己不宿飽。”
(2).猶修脯。泛指學費。 清 吳定 《重建古紫陽書院記》:“復約紳士請于所司,于鹽莢之例應動支者,歲捐白金三千七百二十兩,為多士久長脯脩之費。”參見“ 脩脯 ”。
詞語分解
- 脯的解釋 脯 ǔ 肉幹:鹿脯。兔脯。 水果蜜漬後晾幹的成品:果脯。杏脯。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 修的解釋 修 ū 裝飾,使完美:修飾。修辭。裝修。 整治,恢複完美:修複。修治。修繕(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剪或削:修剪。 興建,建造:修建。修築。 編纂,撰寫:修書。修史。
網絡擴展解釋
“脯修”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1.幹肉
指經過風幹或腌制處理的肉類食品,常用于古代祭祀、宴飲或日常儲備。
- 出處:《禮記·曲禮上》提到“以脯脩置者,左胊右末”,孔穎達注釋“脩亦脯也”。
- 擴展:宋代陸遊的《鸱鴉》詩中“巡檐攫脯脩,入舍掠膾炙”,以及《明史》記載朱元璋之妻馬皇後“貯糗糒脯脩供帝”,均體現了其作為便攜食物的用途。
2.泛指學費
古代學生向教師緻送的酬金(通常以幹肉為禮),後引申為學費的代稱。
- 出處:清代吳定《重建古紫陽書院記》中提到“歲捐白金……為多士久長脯脩之費”,即以“脯修”指代教育經費。
讀音與結構
- 拼音:fǔ xiū(注意“脯”讀作fǔ,非pú)。
- 字形:“脯”為左右結構,指肉幹;“修”同“脩”,亦為左右結構,含“修治”之意,組合後強化了“加工後的肉幹”本義。
關聯詞
- 近義詞:修脯、束脩(均指學費或酬師之禮)。
- 文化背景:古代“束脩”是入學敬師的禮節,後逐漸演變為貨币形式,但“脯修”仍保留原始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二
脯修(fū xiū)是個中性詞彙,源自于古代漢字文化。脯修拆分為兩個部首:一是“⺍”字旁,表示肉類食品;二是“彡”字旁,表示手勢、動作。脯修的總筆畫數為10。在繁體中,脯修寫作「脯俢」。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能有多種變體,具體需參考字典和相關文獻。
脯修的字面意思是指"對食物進行修飾或裝飾"。例如:"他們在宴會上脯修了大餐"。脯修這個詞本身比較古老,現代漢語中用得較少,所以不常使用。
脯修的組詞較為困難,因為它的使用頻率較低。通常我們在表達類似的意思時會使用近義詞,如裝飾、美化等。沒有特定的反義詞與脯修對立。
總而言之,脯修是指對食物進行修飾或裝飾的動作,雖然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了解其意義有助于豐富我們對漢字文化的認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