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賢能的意思、賢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賢能的解釋

[worthy;be able and good] 賢良有才能

詳細解釋

(1).有德行有才能。《韓非子·人主》:“賢能之士進,則私門之請止矣。”《史記·太史公自序》:“且士賢能而不用,有國者之恥。” 清 沉複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 芸 生一女名 青君 ,時年十四,頗知書且極賢能。” 王西彥 《黃昏》:“男人愛她,孩子需要她,叔嬸們也莫不稱贊她的賢能。”

(2).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荀子·成相》:“主之孽,讒人達,賢能遁逃國乃蹶。”《三國志·魏志·常林傳》:“鄙郡表裡山河,土廣民殷,又多賢能,惟所擇用。” 明 徐光啟 《時事極迫極窘疏》:“如臣言不可用,即望聖明别簡賢能,使作速任事。” 曹亞伯 《武昌起義》:“我不能勝都督之任,請你們另舉賢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賢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維度解析:

一、詞義解釋

  1. 形容詞屬性
    指具備德行與才能兼備的特質。
    例如《韓非子·人主》提到“賢能之士進,則私門之請止矣”,強調賢能之人可遏制私利請托。王西彥在《黃昏》中描述女性角色時,用“賢能”形容其持家能力與品德。

  2. 名詞屬性
    指代德行與才能兼備的人。
    《三國志·魏志·常林傳》稱“土廣民殷,又多賢能”,此處直接以“賢能”指代人才。

二、應用與例證

三、語言特點

該詞既可描述個人品質,也可指代群體,常見于人才選拔、治國理念等語境,具有強烈的實踐導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賢能

賢能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賢”和“能”兩個字組成。

“賢”字的部首是貝,筆畫數為8畫。它是形聲字,聲旁是口,表示發音,而形旁為貝,表示義義相關。賢的意思是有德行、有才能。例如,“賢者”指有智慧和德行的人。

“能”字的部首是力,筆畫數為6畫。它也是個形聲字,聲旁是ㄖㄥˊ,表示發音,而形旁為力,表示意義相關。能的意思是有才能、有能力。例如,“能工巧匠”指有技術和能力的工匠。

賢能一詞來源于古漢語,早在《詩經》中就能找到“賢能”的使用。在古代書法中,賢字的寫法較為簡單,通常是書寫成“老”字的變體形式。而能字的古代寫法比較複雜,字形包含了多個縱橫交錯的筆畫。例如,“能”字在篆書中寫作“”。

賢能一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下面是一些使用賢能一詞的例句:

賢能的近義詞包括:賢才、才德、賢良、才能。

賢能的反義詞包括:庸碌、無能、愚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