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用虎爪書寫在木闆上的委任狀。 明 楊慎 《丹鉛總錄·官爵·虎爪闆》:“ 宋 王微 與 江湛 書雲:‘所以綿絡累紙,本不營尚書虎爪闆也。’古者召、奏用虎爪書。 晉 宋 之代,大臣皆得自辟除官屬,以闆召之,謂之闆官。”
“虎爪闆”是古代的一種文書形式,具體解釋如下:
虎爪闆(hǔ zhǎo bǎn)指古代用虎爪書體書寫在木闆上的委任狀。這裡的“虎爪”并非真實動物爪痕,而是一種特定書體名稱,主要用于官方召令、奏章等正式文書。
部分資料可能誤将“虎爪”理解為實物,實則為書體名稱。需結合權威文獻(如《丹鉛總錄》)理解其本義。
《虎爪闆》是一個四字成語,意思是指手指的指甲像虎爪一樣,非常尖銳和銳利。
《虎爪闆》的拆分部首是⺡(山)和⺍(刀),分别代表山的形狀和刀的銳利。
《虎爪闆》的總共有7個筆畫。
《虎爪闆》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生民之什》中:“有虎爪兮蹢躅。”意思是指敵人的暴行像虎爪一樣兇猛。
在繁體字中,《虎爪闆》的寫法為「虎爪版」。
在古時候,寫作《虎爪闆》的漢字形狀有所不同,分為「虍爪版」。其中,「虍」表示虎的形狀,「爪」表示虎的爪子,「版」用于強調形式的結實。
他的指甲修剪得很短,鋒利得像虎爪闆。
在打鬥中,他用出了一記虎爪闆,讓對手毫無反抗之力。
爪闆、虎爪、爪痕、展爪
虎口、利爪、尖爪
細嫩、鈍爪、圓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