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戶外庭院。亦泛指門庭、家門。《易·節》:“不出戶庭,無咎。” 朱熹 本義:“戶庭,戶外之庭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勖學》:“觀萬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戶庭。” 南朝 宋 鮑照 《浔陽還都道中》詩:“未嘗違戶庭,安能千裡遊?” 唐 李頻 《府試老人星見》詩:“良宵出戶庭,極目向青冥。” ********* 《上李鴻章書》:“故西人於水,則輪船無所不通,五洋四海,恍若戶庭;萬國九洲,儼同闤闠。”
“戶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具體體現,以下為綜合解釋:
古籍引用:
現代用法:
“戶庭”的核心含義是家庭内部環境或門庭範圍,既包括物理空間(庭院、家門),也可擴展至家庭氛圍。其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字面或引申義。
《戶庭》(hù tíng)一詞指的是家庭的意思。它由“戶”和“庭”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戶庭》中的“戶”,部首是“戶”,總筆畫數為四;《戶庭》中的“庭”,部首是“廣”,總筆畫數為七。
來源:《戶庭》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莊子·養生主》中有雲:“彭孟将以鸱夷委雍以展奔,玄王聘張良于成武以施庭,而卒修于門内。”這裡的“施庭”即為“建立家庭”的意思,而“戶庭”一詞就是從這裡演變而來。
繁體:繁體字中的“戶庭”仍然保持原樣,沒有任何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可以參考《說文解字》中的記載,其中“戶”的古體形狀更類似于門,而“庭”的古體形狀更類似于底。古時候的“戶庭”寫法與現代基本保持一緻。
例句:他一直緻力于維護自己的戶庭和諧穩定。
組詞:宅院庭、庭院深深見舊時。
近義詞:家庭、宅院。
反義詞:戶庭破碎、破碎的家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