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滿倉的意思、常滿倉的詳細解釋
常滿倉的解釋
王莽 所建倉名。《漢書·王莽傳上》:“是歲, 莽 奏起明堂、辟雍、靈臺,為學者築舍萬區,作市、常滿倉,制度甚盛。”《晉書·食貨志》:“ 永平 五年作常滿倉,立粟市於城東,粟斛直錢二十。”參見“ 常平倉 ”。
詞語分解
- 常的解釋 常 á 長久,經久不變:常數。常量(亦稱“恒量”)。常項。常任。常年。常駐。常住。常備不懈。 時時,不隻一次:常常。常客。時常。經常。 普通的,一般的:常識。常務。常規。常情。常人。平常。反常。 姓。
網絡擴展解釋
“常滿倉”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糧倉名稱,主要與王莽政權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含義
常滿倉是王莽建立的國家糧倉,主要用于糧食儲備與市場調控。其名稱寓意“倉廪常滿”,體現對糧食充足、物價穩定的追求。
-
曆史背景
據《漢書·王莽傳》記載,王莽在推行新政期間(約公元1世紀初),大規模興建公共設施,包括明堂、辟雍、靈台等,同時設立常滿倉作為配套經濟措施。《晉書·食貨志》提到永平五年(公元62年)重建常滿倉,并在城東設立粟市,糧價穩定在“粟斛直錢二十”。
-
與常平倉的區别
常滿倉與漢代“常平倉”功能相似,但屬于不同時期的制度。常平倉源于漢宣帝時期,通過豐年收糧、災年放糧平抑糧價;而常滿倉是王莽新政的産物,更強調國家直接控制糧食流通。
-
現代語境注意
需注意與金融術語“滿倉”(指投資者将全部資金投入證券)區分,二者雖詞形相近,但屬完全不同的概念。
以上信息綜合了曆史文獻記載和現代研究,如需查看原始文獻可參考《漢書》《晉書》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常滿倉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倉庫或者庫房經常都是滿的狀态。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常滿倉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常 (頻常)、滿 (氵美)、倉 (亠倉)。常字由5個筆畫組成,滿字由12個筆畫組成,倉字由7個筆畫組成。
來源:常滿倉一詞的來源較為簡單直觀,将常滿和倉兩個詞組合起來使用,形象地描述了倉庫經常都是滿的狀态。
繁體:常滿倉的繁體字為常滿倉。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文獻中,常滿倉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在古漢語中,常可以寫作「常常」,滿可以寫作「滿」,倉可以寫作「蔵」。
例句:他的倉庫常滿,一直都沒有空缺。
組詞:常滿倉這個詞沒有很多常用的組詞形式,但可以将常、滿、倉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的詞組,比如:常用 (常常使用)、滿意 (非常滿足)、倉庫 (存儲物品的地方) 等。
近義詞:常滿倉的近義詞可以是倉庫常滿、常常滿倉,它們的意思和常滿倉相近。
反義詞:常滿倉的反義詞可以是倉庫常空、經常空倉,它們的意思與常滿倉相反。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