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文飾儀容。《禮記·禮器》:“有以素為貴者,至敬無文,父黨無容。” 朱彬 訓纂引 王念孫 曰:“黨,所也,言父所不敢為容也。”《孝經·喪親》:“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 邢昺 疏:“以其悲哀在心,故形變於外,所以稽顙觸地無容,哀之至也。”
(2).不允許;不讓。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一:“又尋所燒者定當非此例,無容一封一焚故也。”《隋書·趙才傳》:“自以荷恩深重,無容坐看成敗。”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一:“大君有命,無容卻回。”
(3).猶言無地可容。 宋 陸九韶 《居家正本制用篇·正本》:“幸其時數之遇,則躍躍以喜,小有阻意,則躁悶若無容矣。”
“無容”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種解釋:
指在特定場合(如喪禮)不修飾儀表,體現莊重或哀傷情緒。例如:
表示禁止或客觀條件不允許。例如:
形容羞愧或處境窘迫至極。如宋代陸九韶《居家正本制用篇》中“躁悶若無容”,描繪因挫折而産生的無地自容之感。
現代漢語中,“無容”多用于書面或成語,如“無容置疑”(即“不容置疑”)。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解析進一步探究。
無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無”和“容”。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無”的部首是“無”字頭,而“容”的部首是“⼥”字頭。它們的筆畫分别是“無”字4畫,“容”字10畫。
“無容”一詞來源于古漢語,古代用法中的“無”意為沒有,沒有之意。而“容”則表示容納、容忍的意思。結合起來,“無容”指的是沒有容忍、不能容忍等意思。
在繁體字中,無容的寫法是「無容」。它的部首和拆分方式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無容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略有不同。例如,在楷書中,無容的寫法為「無」字下面寫上一橫,然後片偏為「容」字。而在篆書中,無容的寫法為「無」字上面有一豎,然後旁邊寫「⼥」字。
以下是使用無容這個詞的例句:
一些與無容相關的詞語包括:無法容忍、無法容身、無法容違等。
與無容相對的詞語有:寬容、包容、容忍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