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被作為商品買賣的人或其他鮮活動物。《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 蔔喬 ﹞身邊藏下些散碎銀兩,都用盡了,連身上外蓋衣服,脫下準了店錢,止剩得 莘瑤琴 一年活貨,欲行出脫。”如:今天買回來的都是活貨。
(2).指可流通之物。 茅盾 《多角關系》四:“現在就隻有十幾張‘引票’算是活貨,不過又聽說這樣聚寶盆似的‘引票’也快要不值錢了。”
“活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曆史語境和文學作品的使用可分為以下兩類:
這一含義常見于古代或近代文學作品中,例如:
此義項多用于經濟或商業領域,例如: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方言中。若需更深入研究,可參考《醒世恒言》、茅盾作品等原始文獻。
活貨是一個常用于粵語中的俚語詞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尤指女性)活潑、精力充沛、有活力。活貨通常帶有一定的褒義色彩,是對一個人積極樂觀、富有生氣的贊美。
活貨的部首拆分為火字旁和土字旁,部首為火(huǒ)和土(tǔ),火字旁的拆分為一橫一豎,土字旁的拆分為一橫一撇一豎。整個字的總筆畫為10畫。
活貨一詞的來源較為普遍使用于廣東地區,是粵語中的俚語。在繁體字書寫中,活貨的字形為「活貨」。
根據古代文字的寫法,活字在古時候的寫法較為類似,隻是字形略有差異。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活字的字形為「活」。
1. 這個小女孩真是個活貨,總是在外面玩耍得不亦樂乎。
2. 她是個非常熱愛生活的活貨,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積極面對。
3. 别看她長得文靜,其實内心裡是個十足的活貨。
1. 活潑:指一個人性格開朗,行動靈活,充滿活力。
2. 活力:指一個人充滿生機,精力充沛,有活力。
3. 活躍:指一個人行動敏捷,積極參與各種活動。
1. 精力旺盛
2. 活躍
3. 充滿活力
1. 無精打采
2. 懶散
3. 無生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