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蜻蜓的别名。 章炳麟 《新方言·釋動物》:“今通謂之蜻蜓, 順天 呼赤者為火壺盧。”
“火壺盧”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指赤蜻蜓的别名。這一用法源于章炳麟的《新方言·釋動物》,其中提到北方地區(如順天,即今北京一帶)将紅色蜻蜓稱為“火壺盧”。該名稱可能與其顔色(赤紅如火)或形态特征相關。
作為成語使用時,“火壺盧”形容人聰明機智、能言善辯,其典故可追溯至《史記·齊太公世家》中的記載: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史記》相關篇章或章炳麟的方言研究著作。
《火壺盧》(huǒ hú lú)是一個成語,意為臨危不亂,泰然處之。形容人在困難、危險面前能保持冷靜,表現出從容自若的态度。
《火壺盧》由火(huǒ)部首和盧(lú)部分組成。
火(huǒ)部是一個常見的漢字部首,表示與火有關的事物。
盧(lú)是一個漢字,是指一種古代叫做盧的東西。
火的筆畫數為4,盧的筆畫數為7。
《火壺盧》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淮南子》一書。淮南子是漢代劉安所著的一部哲學、自然科學、文化學的綜合性著作。其中有一篇名為《火候盧》的章節,描述了一種火候合適的盧(一種鍋狀器具),比喻人的處事态度要恰到好處。
繁體字為「火壺盧」。
在古時候,火壺盧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漢字的寫法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變化,部分漢字的形狀和結構也會發生調整。
他在面對困難時的表現真是火壺盧,一點都不慌張。
火急、壺口、盧式
泰然自若、不驚慌
驚慌失措、慌張不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