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懶殘的意思、懶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懶殘的解釋

(1).衰殘。 宋 楊萬裡 《秋涼晚酌》詩:“寄老山林度懶殘,新秋又是一年年。”

(2). 唐 衡嶽寺 僧 明瓒 ,性疏懶而好食殘餘飯菜,人以 懶殘 稱之。 李泌 讀書寺中,以為非凡人,中夜往谒。 懶殘 發火取芋以啗之,曰:“慎勿多言,領取十年宰相。” 泌 拜而退。見 宋 贊甯 等《宋高僧傳·感通傳二·唐南嶽山明瓒》。 宋 蘇轼 《次韻毛滂法曹感雨》:“他年記此味,芋火對 懶殘 。” 清 楊焯 《登碧岩》詩:“隻待 懶殘 煨芋熟,柴門應見白雲封。” 清 唐孫華 《煨芋》詩:“鵠陂豆飯堪同飽,富貴無心問 懶殘 。”

嬾殘:唐 高僧 明瓒 的别號。 唐 袁郊 《甘澤謠·嬾殘》:“ 嬾殘 者, 天寶 初, 衡嶽寺 執役僧也。退食,即收所餘而食,性嬾而食殘,故號 嬾殘 也。”事詳《太平廣記》卷九六、《宋高僧傳》卷十九。 清 趙翼 《衡山》詩:“ 嬾殘 芋冷餘灰燼,《岣嶁碑》荒沒草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懶殘”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指唐代高僧明瓒的别號

  1. 人物背景
    明瓒是唐代衡嶽寺僧人,因性格疏懶、常食他人剩飯殘羹,被稱作“懶殘”。
    據記載,李泌曾隱居寺中讀書,認為明瓒非凡人,深夜拜訪。明瓒取火烤芋相贈,預言李泌“領取十年宰相”,後李泌果然官至宰相。

  2. 文學引用
    宋代蘇轼詩句“芋火對懶殘”,即以明瓒故事表達隱逸或淡泊之志。


二、形容衰敗、凋零的狀态

  1. 字面解析

    • 懶:指懶惰、疲倦;殘:指殘缺、衰敗。
      組合後形容事物因疏于維護而逐漸衰殘,如楊萬裡詩句“寄老山林度懶殘”,以“懶殘”暗喻秋日蕭瑟之景。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詩詞或文學描述,表達自然凋零或人事頹廢的意境。


該詞既可特指曆史人物,亦可引申為衰頹狀态。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如涉及唐代典故則多指向明瓒,若用于描寫景物或心境則偏向衰殘之意。

網絡擴展解釋二

懶殘:詞義和來源

“懶殘”是一個常用的網絡流行語,用來形容一個人既懶又拖延,且行動遲緩、思維遲鈍的狀态。這個詞的拼音為“lǎn cán”,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

懶殘: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繁簡體字的拆分方式,我們可以将“懶殘”的兩個漢字拆分為以下部首和筆畫:

懶殘:繁體字

在繁體字中,用來表示“懶殘”的漢字保持不變,依然是「懶」和「殘」。

懶殘: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雖然“懶殘”這個流行語是近年來才出現的,但其中的漢字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我們可以找到類似的字形來表示:

懶殘:例句

以下是一些關于“懶殘”的例句:

  1. 這個學生真是太懶殘了,作業都不做。
  2. 他懶殘到連上個鬧鐘都不願意開。
  3. 明明有很多事情要做,他卻總是懶殘下來。

懶殘: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以下是關于“懶殘”的一些相關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