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句的意思、斷句的詳細解釋
斷句的解釋
[make pauses in reading unpunctuated ancient writings] 古書無标點符號,誦讀時根據文義作停頓,或同時在書上按停頓加圈點,叫做斷句
詳細解釋
(1).即絕句。《南史·宋晉熙王昶傳》:“ 在道 慷慨為斷句曰:‘白雲滿鄣來,黃塵半天起,關山四面絶,故鄉幾千裡。’” 清 陳田 《明詩紀事丙籤·張弼》:“ 東海 詩有豪氣,不受覉勒,七言斷句,尤推擅場。” 清 曹寅 有《題廊前玉蘭二斷句》。參見“ 絶句 ”。
(2).古書無标點符號,誦讀時根據文義作停頓,或同時在書上按停頓加圈點,叫做斷句。這種“句”往往比現在語法所講的“句”短。 唐 劉知幾 《史通·浮詞》:“伊惟夫蓋,發語之端也;焉哉矣兮,斷句之助也。”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殿試卷以紅圈斷句》:“讀卷官於文之佳者,以紅圈斷句。” 魯迅 《花邊文學·點句的難》:“看了《袁中郎全集校勘記》,想到了幾句不關重要的話,是:斷句的難。”
(3).片斷的句子;零碎的句子。 許傑 《江邊小景》:“‘水深火熱,水深火熱之中喲!’我忽然想起這樣的一句斷句來。” 沙汀 《淘金記》十一:“然而,不管怎樣,******的答複,依舊是些不着邊際的自怨自艾的斷句。”
詞語分解
- 斷的解釋 斷 (斷) à 長形的東西從中間分開:斷裂。斷層。斷面。截斷。斷腸。斷魂。斷線風筝。 不繼續,禁絕:斷糧。斷水。斷炊。斷奶。斷檔。斷流。斷種(弉 )。斷交。斷片。斷續。斷子絕孫。 判定,決定:判斷。診
- 句的解釋 句 ù 由詞組成的能表示出一個完整意思的話:句子。句法。 〔句讀( 量詞,用于語言:三句話不離本行(俷 )。恥 )〕古代稱文詞停頓的地方為“句”或“讀”。 句 ō 〔高句骊〕古國名,即“高麗”。 筆畫
網絡擴展解釋
“斷句”是漢語語言處理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指根據語義、語法和節奏将連續的文字劃分為有意義的語言單位。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斷句是通過分析句子結構、詞彙含義和邏輯關系,在文字流中确定停頓位置的過程。例如古文無标點,需通過斷句理解文意,如《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核心作用
- 消除歧義:同一文字鍊因斷句不同可能産生相反含義。經典例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可斷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或“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 輔助理解:尤其在文言文中,斷句錯誤可能導緻誤解,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斷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舊解)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新解),意義截然不同。
3.應用場景
- 古籍校勘:古代文獻無标點,需通過訓诂學知識斷句,如《史記》原文需學者劃分句讀。
- 語言教學:漢語學習者通過斷句練習掌握語法結構,如區分“他知道我不知道”(他知道,我不知道 vs 他知,道我不知道)。
- 語音處理:在朗讀或語音合成中,合理斷句增強表達,如“她看見我/笑了”與“她看見/我笑了”的停頓差異。
4.斷句依據
- 語法結構:主謂賓劃分,如“子不語怪力亂神”正确斷為“子不語怪、力、亂、神”。
- 虛詞提示:文言文中“夫”“蓋”“矣”等常置于句首或句尾,如“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 對仗排比:古詩詞中“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通過句式對稱斷句。
5.現代延伸
現代文本雖已有标點,但長句仍需語義斷句。例如法律條文“本合同終止後,雙方在合同終止前已産生的權利義務不因合同終止而失效”,需通過逗號位置明确責任範圍。
若需實際案例分析或具體文本的斷句練習,可提供例句進一步探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斷句》是一個涉及到漢字和語言學的詞彙。它的意思是對一篇文章或句子進行分段或劃分。下面是一些關于《斷句》的信息:
1. 拆分部首和筆畫:《斷句》這個詞可以分解成"立"和"文"兩個部首。它的總共有8個筆畫。
2. 來源:《斷句》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書寫風格。古時候的漢字沒有明确的間隔和标點符號,所以需要人們根據意義和語法來分辨字詞的邊界。這個過程就叫做《斷句》。
3. 繁體:《斷句》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書寫形式是「斷句」。
4.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人們使用毛筆或刻字手工制作漢字。由于沒有标點符號,他們會根據文意和語法把文字劃分成適當的句子和段落。
5. 例句:寫文章時,《斷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讀者容易理解句子的結構和意思。例如: "請以合適的位置做《斷句》以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6. 組詞:《斷句》這個詞可以和其他詞組成不同的詞組,如:斷句符、斷句法等。
7. 近義詞:《斷句》的近義詞包括:分句、劃分句子等。
8. 反義詞:《斷句》的反義詞是連句,表示将句子合并成連續的文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