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斷句的意思、斷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斷句的解釋

[make pauses in reading unpunctuated ancient writings] 古書無标點符號,誦讀時根據文義作停頓,或同時在書上按停頓加圈點,叫做斷句

詳細解釋

(1).即絕句。《南史·宋晉熙王昶傳》:“ 在道 慷慨為斷句曰:‘白雲滿鄣來,黃塵半天起,關山四面絶,故鄉幾千裡。’” 清 陳田 《明詩紀事丙籤·張弼》:“ 東海 詩有豪氣,不受覉勒,七言斷句,尤推擅場。” 清 曹寅 有《題廊前玉蘭二斷句》。參見“ 絶句 ”。

(2).古書無标點符號,誦讀時根據文義作停頓,或同時在書上按停頓加圈點,叫做斷句。這種“句”往往比現在語法所講的“句”短。 唐 劉知幾 《史通·浮詞》:“伊惟夫蓋,發語之端也;焉哉矣兮,斷句之助也。”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殿試卷以紅圈斷句》:“讀卷官於文之佳者,以紅圈斷句。” 魯迅 《花邊文學·點句的難》:“看了《袁中郎全集校勘記》,想到了幾句不關重要的話,是:斷句的難。”

(3).片斷的句子;零碎的句子。 許傑 《江邊小景》:“‘水深火熱,水深火熱之中喲!’我忽然想起這樣的一句斷句來。” 沙汀 《淘金記》十一:“然而,不管怎樣,******的答複,依舊是些不着邊際的自怨自艾的斷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斷句的漢語詞典釋義與解析

“斷句”是漢語語言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指在書面語中,根據語義、語法結構和語氣停頓的需要,将連續的文字流劃分為具有完整意義的句子或句群的過程與結果。其核心在于确定句子之間的界限,使文意清晰、表達準确。

一、 核心定義與作用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定義,“斷句”指“閱讀或寫作時,根據文義和語法結構,把文章分成一個個句子或句群”。它不僅是閱讀古文(缺乏現代标點符號)的基本技能,也是現代漢語寫作和閱讀理解的基礎。正确的斷句能準确傳達作者意圖,避免歧義;錯誤的斷句則可能導緻誤解,甚至完全改變文意。

二、 方法與依據 斷句主要依據以下幾個方面:

  1. 語義完整性: 一個句子應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需識别出表達核心事件或判斷的主謂結構或其延伸。
  2. 語法結構: 利用漢語的語法規則,如主語、謂語、賓語的位置,虛詞(如“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在古文中常作句尾标志;現代漢語中的“了”、“嗎”、“呢”、“吧”等語氣詞也常提示句子結束)、關聯詞(如“雖然…但是…”、“因為…所以…”)等作為劃分句子的重要參考。
  3. 語氣停頓: 口語中的自然停頓往往對應書面語中的句界。朗讀時的換氣點、語調變化(如陳述句的平調、疑問句的升調)也是判斷依據。
  4. 修辭與韻律: 在韻文或講究節奏的散文中,對仗、排比、押韻等修辭手法和音節節奏也會影響句子的劃分。

三、 曆史背景與演變 在古代漢語文獻中,最初并無标點符號,“句讀”(“句”指語意完整的大停頓,“讀”指語意未完的小停頓)是閱讀和理解文本的關鍵技能,即所謂的“離經辨志”(《禮記·學記》)。學習者需自行判斷何處為“句”,何處為“讀”。隨着語言發展,特别是白話文運動和現代标點符號體系的引入與規範化(參考《标點符號用法》國家标準GB/T 15834-2011),現代漢語的“斷句”主要通過規範使用标點符號(如句號、問號、感歎號、分號等)來實現,大大降低了閱讀的難度,提高了表達的精确性。

四、 現代應用與重要性 在現代語境下,“斷句”能力依然至關重要: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斷句”是漢語語言處理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指根據語義、語法和節奏将連續的文字劃分為有意義的語言單位。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斷句是通過分析句子結構、詞彙含義和邏輯關系,在文字流中确定停頓位置的過程。例如古文無标點,需通過斷句理解文意,如《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核心作用

3.應用場景

4.斷句依據

5.現代延伸

現代文本雖已有标點,但長句仍需語義斷句。例如法律條文“本合同終止後,雙方在合同終止前已産生的權利義務不因合同終止而失效”,需通過逗號位置明确責任範圍。

若需實際案例分析或具體文本的斷句練習,可提供例句進一步探讨。

别人正在浏覽...

白首相莊本甲逼蹙别有風味鼻孔遼天鼻鳴産母痨鋤除春風野火聰明自誤淬練帶班道德意識第三國際東蘠敦品二鴻霏霜分然扶正祛邪該通幹巛觀察員跪倒歸降侯者後知灰黪煇麗火把稽拜饑飡渴飲街鄰極妙經濟管理鞠仗舉重窠槽誙誙颏頤空落況味馬屁勃靺羯芽南蠻子被發左袵輕裝簡從人心歸向榮悴戎禁燒酒設限手扇訟諜速獨彈性體無俦香塵掀雷決電錫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