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連貌。《文選·揚雄<羽獵賦>》:“鮮扁陸離,駢衍佖路。” 劉良 注:“駢衍,壘壁相連貌。”
“骈衍”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用法:
1. 基本詞義
2. 構詞分析
3.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揚雄的《羽獵賦》:“鮮扁陸離,骈衍佖路。”
4. 應用與關聯詞彙
“骈衍”通過“骈”的并列性與“衍”的延展性,生動描繪了事物相連、延綿不絕的形态,兼具文學與實用表達功能。
《骈衍》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言語或文字馬虎敷衍,沒有認真思考或表達意思不明确。
《骈衍》由兩個部首組成:馬(馬上部)和衣(衣服部)。這個詞一共有18個筆畫。
《骈衍》一詞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代的《梁骈衍錄》中,原指文章馬虎敷衍而沒有用心。後來也用來指責人言談舉止敷衍或懶散。
《骈衍》的繁體字為「駢衍」。
在古代,骈(初文字形為「貝」,古字形為「豐」)的上方加上「馬」,衍的上方是「衣」。
1. 他不要骈衍回答,我們需要他的真實意見。
2. 這篇文章寫得太骈衍了,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内容。
1. 骈文:指漢字或文章的結構豐富、排列整齊。
2. 骈偶:指文學作品用詞律句豐富多樣。
3. 骈臧:指用多種多樣的材料進行對比或綜合,形成獨特的格調。
敷衍、懈怠、馬虎、草率
認真、仔細、細緻、用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