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erits and contribution]∶對事業的貢獻
她的功勞可不小啊
将來我們的事業完成了,你的功勞是不會忘記的。——茅盾《春天》
(2) [credit;creditable deeds]∶博得尊敬或增添聲譽的事
絕不能把一切功勞歸于自己
(1).對事業的貢獻;勞績。《管子·明法解》:“亂主不察臣之功勞,譽衆者則賞之。”《史記·李将軍列傳》:“ 景帝 時, 蔡 積功勞至二千石。”《水浒傳》第四一回:“休分功勞高下, 梁山泊 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 清 唐甄 《潛書·審知》:“功勞不可盡居,大名不可盡取,爵祿不可盡得。”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二章:“他在過去戰争中有過出生入死的功勞。”
(2).指有貢獻、勞績的人。《國語·晉語四》:“尊貴寵,賞功勞,事耇老,禮賓旅,友故舊。”《文子·上義》:“夫釋職事而聽非譽,棄功勞而用朋黨,即奇伎逃亡,守職不進。”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功勞漢語 快速查詢。
“功勞”是一個漢語常用詞,具體含義如下:
一、核心詞義 指在某件事或某項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強調因貢獻而産生的積極結果。例如:
二、近義詞辨析 與“功績”“貢獻”的區别: • 功績:側重重大成就(如“曆史功績”),多用于正式場合或曆史評價 • 貢獻:強調付出本身(如“學術貢獻”),不必然有明确結果 • 功勞:更突出努力與成果的直接關聯,常用于日常語境
三、常見搭配 • 動詞搭配:立功勞/建立功勞/搶功勞/歸功于 • 名詞搭配:功勞簿/功勞簿上記一筆 • 慣用表達:功勞不可沒/功勞歸于集體
四、使用注意
需要更深入解析具體語境中的使用,可以提供例句進一步說明。
功勞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工和力,共有七畫。工是指勞動,力是指做事的能力。合在一起,表示通過勞動和付出所取得的成績。
功勞這個詞語來源于古代漢語。在古代,人們通過持續的努力和付出來完成任務并取得成績,這些成績被稱為功勞。這個詞逐漸成為表達成就和榮譽的代名詞。
在繁體字中,功勞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功勞的寫法是“功勞”。
一些例句中使用了“功勞”這個詞,例如:
1. 他為我們的成功作出了非常大的功勞。
2. 這項成就是他多年來辛勤努力的結果,是他的功勞。
組詞:功勞簿、功勞瓜分、殊功偉績。
近義詞:成績、功績、業績。
反義詞:過失、失誤、罪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