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公酒垆的意思、黃公酒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公酒垆的解釋

魏 晉 時 王戎 與 阮籍 、 嵇康 等竹林七賢會飲之處。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傷逝》:‘﹝ 王濬沖 ﹞經 黃公 酒壚下過,顧謂後車客:“吾昔與 嵇叔夜 、 阮嗣宗 共酣飲於此壚。竹林之遊,亦預其末。自 嵇生 夭、 阮公 亡以來,便為時所羈紲。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後詩文常以“黃公酒壚”指朋友聚飲之所,抒發物是人非的感歎。 宋 梅堯臣 《正月二十七日江鄰幾等邀飲于定力院》詩:“似過 黃公 酒壚下, 嵇 阮 不見脩竹中。” 元 馬謙齋 《快活三過朝天子四邊靜·春》曲:“近 黃公 酒壚,誦 坡仙 樂府,直喫到月轉垂楊樹。” 清 餘懷 《闆橋雜記·轶事》:“ 錢虞山 題三老圖詩,末句雲:‘ 秦淮 煙月經遊處,華表歸來白鶴知。’不勝 黃公 酒壚之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黃公酒垆是漢語中的一個典故性成語,源自魏晉時期的文人轶事,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本義與出處

“黃公酒垆”原指西晉時期一處名為“黃公”的酒肆(垆:酒店安放酒甕的土台,代指酒店)。典故出自《世說新語·傷逝》:

王濬沖(王戎)為尚書令……經黃公酒垆下過,顧謂後車客:“吾昔與嵇叔夜(嵇康)、阮嗣宗(阮籍)共酣飲于此垆。自嵇生夭、阮公亡以來,便為時所羁绁。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

此段記載王戎重經舊地,追憶與嵇康、阮籍在此飲酒的往事,感慨摯友亡故後物是人非的悲涼。


二、引申義與用法

在漢語詞典中,“黃公酒垆”被賦予兩層引申含義:

  1. 懷舊悼亡的象征

    專指對已故摯友的深切追念,或對往昔情誼的感傷憑吊。

    :清代趙翼《哭洪稚存》詩:“黃公酒垆重過處,腹痛回車感宿緣。”

  2. 物是人非的怅惘

    泛指觸景生情,感歎時光流逝、人事變遷的哀傷情緒。

    :宋代周邦彥《西平樂》詞:“黃公酒垆,歎息人琴俱已邈。”


三、文化内涵

該典故濃縮了魏晉士人重情尚友的精神特質,成為後世文學中表達“傷逝”之情的經典意象。其權威性源于:

  1. 核心文獻:最早載于南朝劉義慶編撰的《世說新語》,屬中古漢語可信史料。
  2. 曆代沿用:唐宋詩詞至明清筆記廣泛化用,如白居易《晚春沽酒》中“醉卧黃公舊酒垆”,印證其語義穩定性。

四、現代使用場景

今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創作,表達以下情境:


結論:

“黃公酒垆”是以曆史轶事為載體的文化符號,其詞典釋義需結合典故本源(酒肆名稱)、情感内核(傷逝懷舊)及文學流變(物是人非的隱喻)三層維度,方能完整呈現其作為漢語成語的獨特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黃公酒垆”是一個源自魏晉時期的成語,常被用于表達對舊友的懷念或物是人非的感慨。以下是詳細解釋:

1.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見于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傷逝》。故事講述西晉名士王戎(字浚沖)擔任尚書令時,乘車經過“黃公酒垆”,回憶起年輕時與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賢”在此飲酒暢談的往事。面對舊景,他感歎:“自嵇康早逝、阮籍亡故後,我被俗務纏身,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與好友共飲了。”此情此景,令後人以“黃公酒垆”代指對故友的追思()。

2.詞語釋義

3.文化背景

“黃公酒垆”與“竹林七賢”的交往密切相關。這一群體以嵇康、阮籍、王戎等為代表,常在黃公酒垆聚會,飲酒清談,成為魏晉風度的象征。後因時局動蕩,友人離散或亡故,酒垆逐漸成為文人筆下感懷舊友的意象()。

4.用法與示例

5.延伸知識

黃公酒垆原址相傳在洛陽柳林街附近,但現已不存。此外,唐代杜牧《清明》詩中“借問酒家何處有”的杏花村酒垆,也被部分文獻關聯到黃公酒的曆史傳說()。

如需更完整的典故原文或詩詞引用,可參考《世說新語》或曆代文人筆記。

别人正在浏覽...

白足不根之論殘編斷簡慘劫昌姬長髯主簿碜事遲速道要大暑點媂丢答惡人訪詢幹風拐點光燙龜将瑰蒪海仙宏通撿勘餞禦交舉誡慎脊肋進容究處就傅酒佐鈞調苴衰磕膝老饕裡庫六箴惱罵篇法皮棉蒲密牆匡驅納日來散小人深目國神說鬼話深喻十哲鼠竄蜂逝黍臛俗聲鲐顔推繩亡其文化書社相朋襄陽礮纖粟嘯鳴枭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