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與的意思、把與的詳細解釋
把與的解釋
給予;送給。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王醫》:“須是多把與官家喫。”《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你與我将這封書去四十五裡把與官人。”
詞語分解
- 把的解釋 把 ǎ 拿,抓住:把酒(拿着酒杯)。把玩(拿着賞玩)。 控制,掌握:把握。把舵。 看守:把守。把門兒。 自行車、手推車等的手柄:車把。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稭把兒。 專權,一手獨攬:把持大權。 從後托
- 與的解釋 與 (與) ǔ 和,跟:正确與錯誤。與虎謀皮。生死與共。 給:贈與。與人方便。 交往,友好:相與。與國(相互交好的國家)。 〔與其〕比較連詞,常跟“不如”、“甯可”連用。 贊助,贊許:與人為善。 取
網絡擴展解釋
“把”和“與”是現代漢語中常見的虛詞,具有多種語法功能和含義。以下是它們的詳細解釋:
一、“把”的用法
-
介詞(構成“把”字句)
表示對賓語的處置或影響,強調動作的結果,構成“把+賓語+動詞+補語”的特殊句式。
- 例:把書放在桌上(強調書被放置的結果);*把作業寫完了**(強調完成)。
- 限制:動詞後需帶補語或動态助詞(如“了”“着”),且賓語需是已知、具體的事物。
-
量詞
用于可抓握、成簇或抽象的事物。
-
動詞(古漢語殘留)
現代較少單獨使用,僅在固定表達中出現,如“把酒問青天”(意為“手持”)。
二、“與”的用法
-
連詞
連接并列成分,相當于“和”,但語氣更正式。
- 例:老師與學生共同讨論;*成功與失敗是常事。
- 注意:連接成分需結構對稱(如名詞+名詞)。
-
介詞
引出動作的關聯方,表示“對”“向”“跟”。
- 例:與他合作(合作對象);*與困難鬥争**(動作方向)。
- 結構:常構成“與……相比/有關/一起”等固定搭配。
-
文言用法
如“贈與”“生死與共”中表示“給予”或“共同”。
三、常見混淆點
- “把”字句的動詞限制:不可用不及物動詞(如“哭、笑”),需用處置性動詞(如“打開、寫完”)。
- “與”的連詞/介詞區分:
- 連詞:“A與B”可調換順序(如“學生與老師”)。
- 介詞:調換順序後意義改變(如“與他讨論”≠“讨論與他”)。
若需進一步辨析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提供例句以便深入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把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