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倍數的意思、倍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倍數的解釋

(1) [multiple]

(2) 一數能被另一數整除時,此數即為另一數的倍數

(3) 一數除以另一數所得的商

詳細解釋

①一個數能夠被另一數整除,這個數就是另一數的倍數。如15能夠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數,也是5的倍數。②一個數除以另一數所得的商。如a÷b=c,就是說a是b的c倍,c是倍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倍數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明确數學屬性和生活引申義的複合詞。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的解釋,其核心定義為"一個數能夠被另一個數整除時,這個數就是另一個數的倍數",例如"15是3的倍數,也是5的倍數"。

從詞源學角度分析,《說文解字》記載"倍"字本義為"反也",後引申出"增加跟原數相等的量"的數學概念。據《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記載,該詞在宋代數學著作《數書九章》中已形成現代意義的數學術語體系。

在語法功能上,"倍數"作為名詞使用時,可構成"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等專業術語,也可在口語中作比喻使用,如"效率成倍增長"。需要注意的是,根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使用時應避免與"番數"混淆,"倍"表示以原數為基數的倍增,而"番"是以幾何級數增長。

權威典籍中存在兩類典型用例:數學層面如《九章算術》記載的"以人數為法,錢數為實,實如法而一",體現倍數概念在分配問題中的應用;文學層面如茅盾《子夜》中"資本擴張的倍數"的比喻用法,展現該詞的社會經濟引申義。

網絡擴展解釋

“倍數”是數學中的基本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一、定義 一個整數( a )能被另一個整數( b )整除(即( a ÷ b )餘數為0),則稱( a )是( b )的倍數。例如:

二、判斷方法 判斷一個數是否為另一個數的倍數,隻需驗證兩數相除的餘數是否為0: $$ text{若} quad a = b times k quad (text{其中}k為整數), quad text{則}a是b的倍數。 $$

三、相關概念

  1. 因數與倍數的關系
    若( a )是( b )的倍數,則( b )是( a )的因數,兩者互為逆關系。例如:6是3的倍數,3是6的因數。

  2. 最小公倍數(LCM)
    兩個數的公倍數中最小的一個。例如:4和6的最小公倍數是12。

四、應用場景

五、注意事項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應用或練習題示例,可說明具體場景,我将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本本主義表背表叔鉢頭不得死不得要領不像話參問昌圖朝隮抄紮陳欠俦儗鴜鹭打夯船彈金大盈庫燈龛得壹錢飛來禍趕趱構陷光光耗匮賀刺何所厚币焦拳交亵饑不擇食借篷使風九寨溝狷憤巨族考落客體虧骞老賣拉線斂實溜明煤尾蹑踵狃習氣哄哄蹊蹻傾家敗産起頗秋節歧悮深覆勝敗乃兵家常事貪贜枉法鐵穩媮居物殉閑見陷井顯允小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