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野草;雜草。《韓詩外傳》卷一:“ 原憲 居 魯 ,環堵之室,茨以蒿萊。”《後漢書·獨行傳·向栩》:“﹝ 向栩 ﹞及到官,略不視文書,舍中生蒿萊。” 唐 杜甫 《夏日歎》詩:“萬人尚流冗,舉目惟蒿萊。” 魯迅 《集外集·<無題>詩》:“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
(2).草野。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三一:“戰士食糟糠,賢者處蒿萊。” 唐 岑參 《送杜佐下第歸陸渾别業》詩:“還須及秋賦,莫即隱蒿萊。” 黃侃 《效庾子山<詠懷>》:“我本蒿萊人,焉能知治亂?”
“蒿萊”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hāo lái,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野草、雜草
指自然生長的草本植物,多用于描述荒蕪、未開墾的環境。例如:
草野、鄉野
引申為民間或遠離繁華的鄉野之地,常含質樸或荒涼之意。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韓詩外傳》《後漢書》等文獻原文。
《蒿萊》是一個表示悲傷、哀思的詞語。它通常用來形容人們因為失去親人、朋友或者愛人而感到悲傷的情緒。
《蒿萊》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艹”(草字頭)和“艸”(艹字底)。它的總筆畫數為16畫。
《蒿萊》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的《楚辭》中,由于其含義深刻而被廣泛傳誦。在繁體字中,《蒿萊》的寫法基本保持不變,依然是“蒿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根據曆史文獻記載的資料顯示,《蒿萊》在古代有時會寫成“艹徭”。這種寫法在古代可能更為常見,但現代主流的寫法還是“蒿萊”。
1. 聽到他的離世消息,我心中充滿了蒿萊,無法言喻。
2. 她在墓前放下一束蒿萊,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之情。
1. 蒿萊離别
2. 蒿萊傷懷
3. 蒿萊悲涼
1. 悲戚
2. 悲痛
3. 憂愁
1. 喜悅
2. 快樂
3. 歡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