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ademy] 柏拉圖創立的講授哲學的學校
(1).佛寺中庋藏、講論佛經之處。 宋 陸遊 《晨過天慶》詩:“孤燈經院曉,殘雪醮壇寒。” 葉聖陶 《登雁塔》:“佛殿隻是整個園林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像 杭州 的 靈隱寺 那樣,一進門隻見回廊、大殿、經院、僧房,雖然并不逼仄,總叫人感覺不太舒暢。”
(2).指*********教會學院。
“經院”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類:
柏拉圖創立的哲學學校
這是該詞最核心的西方哲學史含義,指柏拉圖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創立的“學園”(Academy),用于系統講授哲學、數學等學科。該學園被視為西方最早的學術機構之一,對後世教育體系影響深遠。
佛教場所中的功能區域
在中文文獻中,“經院”常指佛寺内專門用于庋藏佛經、講論佛法的場所。例如宋代陸遊《晨過天慶》詩中“孤燈經院曉”的描述,以及葉聖陶《登雁塔》對寺院布局的記載,均體現了這一用法。
基督教教會學院
該詞也用于指代中世紀歐洲基督教教會設立的學院,這類機構以傳授神學、哲學為主,并發展出著名的“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強調理性與信仰的結合。
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脈絡或具體案例,可參考哲學史專著或宗教文化研究文獻。
《經院》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古代學院或官方設立的學府,主要用于培養士人和研究經典文化。
《經院》的拆分部首是 "纟/糸"(絲字旁),總共6個筆畫。
《經院》一詞起源于古代的中國。在古代,經學是一種重要的學科,文人士大夫們将其作為學習的基礎。由于經典文化的重視,經學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體系,并建立起專門的學院,稱為《經院》。
《經院》的繁體字為「經院」。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和現在略有不同。《經院》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與現代相似,但存在一些細微的變化,比如字形形狀的不同。
1. 古代的經院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士人。
2. 他們在經院裡研究經典文化并傳承下去。
組詞:經書、經學、經典、學院、研究院
近義詞:學府、書院、學院
反義詞:草廬、私塾、無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