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哪個。可指人,亦可指物。 唐 東方虬 《春雪》詩:“不知園裡樹,若箇是真梅?” 宋 楊萬裡 《和段季承左藏惠》之三:“阿誰不識珠将玉,若箇關渠風更騷?” 明 陳铎 《山坡羊·怨别》套曲:“燈兒照破人兒夢,夢遶 巫山 若個峯?” 劉國鈞 《餞春詞》:“若個多情解相憶,征鞍還帶落花飛。”
(2).何處。 唐 賈島 《鹽池院觀鹿》詩:“ 條峯 、 五老 勢相連,北鹿來從若箇邊。” 宋 趙長卿 《菩薩蠻·初冬》詞:“若個是鄉關?夕陽西去山。” 清 趙翼 《中秋夕感作》詩:“一家依舊團圞月,憐汝孤魂若箇邊?”
(3).什麼。 清 李漁 《奈何天·逼嫁》:“若個事,嘩庭院?亂我清心,攪我幽眠。”
“若個”是古代漢語中的疑問代詞,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提到“若個”有“态度冷漠”的含義,但此解釋缺乏古籍用例及權威詞典支持,可能是現代誤讀。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經典用例可參考《全唐詩》及唐宋散文。
《若個》是一個方言詞語,常見于東北地區的方言中,表示“好像、似乎”的意思。
《若個》的部首是“艹”,拆分為艹(草字頭)+ 又(右邊的一橫)。它的總筆畫數為8畫。
《若個》是普通話和方言的結合使用,是東北地區方言中常用的表達方式。沒有獨立的繁體字形。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沒有固定的寫法,因為它是方言之一的漢字組合,而方言的書寫規則在不同地區并不一緻。
1. 他今天若個生了病,沒來上班。 (他今天好像生了病,沒來上班。)
2. 這個電視劇若個挺好看的,你可以試試看。 (這個電視劇好像挺好看的,你可以試試看。)
無法組成其他詞彙,一般作為一個整體出現。
近義詞:仿佛、似乎、仿效、好像
反義詞:确定、肯定、明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