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笞的意思、督笞的詳細解釋
督笞的解釋
杖罰;責打。《漢書·丙吉傳》:“汝嘗坐養皇曾孫不謹,督笞,汝安得有功?” 王先謙 補注引 沉欽韓 曰:“此督字,當如《陳鹹傳》作杖罰解。”
詞語分解
- 督的解釋 督 ū 察看;監管:監督。督辦。督導。督察。督促。督師。督率(刬 )(亦作“督帥”)。督戰。督學。 責罰:督過(督察責備)。督責。 古代将官名:都督。督郵。督護。總督。提督。督撫。 筆畫數:; 部首
- 笞的解釋 笞 ī 用鞭杖或竹闆打:鞭笞。 古代用竹闆或荊條打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罰:笞刑。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督笞”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拼音與基本含義
- 拼音:dū chī
- 釋義:指杖罰或責打,常用于古代文獻中表示對犯錯者的體罰。
出處與用法
-
曆史文獻:
該詞最早見于《漢書·丙吉傳》,記載漢宣帝幼年時因被照顧不周,相關責任人受到“督笞”懲罰。原文為:“汝嘗坐養皇曾孫不謹,督笞,汝安得有功?”
學者王先謙在補注中進一步說明,“督”在此處特指杖罰,而非單純監督。
-
語境分析:
“督笞”多用于描述古代刑罰或懲戒行為,強調通過體罰達到責罰目的,與現代“監督”無直接關聯。
補充說明
- 近義詞:杖責、鞭笞、責打。
- 現代適用性:此詞已罕用于現代漢語,屬于曆史詞彙,常見于古籍研究或文言文解析中。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原文或相關注疏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督笞(dū ch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表示給人打鞭子或鞭打的意思。下面來詳細解釋一下這個詞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 拆分部首和筆畫:督(目字旁,5畫)、笞(竹字旁,11畫)
- 來源:督笞這個詞語的來源較為普通,沒有特别明确的文獻記載。這個詞語本身是由兩個獨立的漢字組成,每個漢字又分别具有自己的獨立含義,共同組成了“打鞭子或鞭打”的意思。
- 繁體:督笞的繁體為「督笞」。
-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督笞的寫法與現在基本一緻,沒有太大的變化。
- 例句:他因犯錯被老師督笞了一頓。
組詞:鞭笞、鞭打、責笞、鞭撻
近義詞:打、責打、毒打、責罰
反義詞:褒獎、表揚、誇獎、獎勵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需進一步信息,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