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遠的謀略。《國語·晉語一》:“ 郤叔虎 曰:‘既無老謀,而又無壯事,何以事君。’” 韋昭 注:“言己無謀,又恥無功也。”《後漢書·董卓傳》:“ 卓 復上書言曰:‘臣既無老謀,又無壯事,天恩誤加,掌戎十年。’” 金 元好問 《感事》詩:“壯事本無取,老謀何所成。” 清 顧炎武 《望夫石》詩:“國是祇憑三寸舌,老謀終惜一丸泥。”
“老謀”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深遠的謀略或老練的計策,常用于形容經驗豐富、思慮周密的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老謀”指深遠的謀略或老練的計策,強調因經驗積累而形成的成熟智慧。例如,形容人在處理複雜問題時能制定周密的計劃。
該詞最早見于《國語·晉語一》:“既無老謀,而又無壯事,何以事君。” 意為缺乏深遠的謀略和實際的行動能力。後世如《後漢書》、金代元好問的詩句中也多次引用,進一步強化其“深遠謀劃”的含義。
“老謀”常與“深算”連用為成語“老謀深算”,形容人思慮深遠、精明幹練(如《孽海花》中的用法)。
需注意,“老謀”單獨使用時側重謀略的“深遠性”,而“老謀深算”更強調“周密籌劃”。現代語境中多用于褒義,但具體需結合上下文。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國語》《後漢書》等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
老謀(lǎo móu)指的是年紀較長的人的計謀、策略和謀略。這個詞通常用來稱贊某個人年歲雖高,但智慧過人,善于謀劃和策劃。老謀一詞在漢語中有着積極的含義。
老謀的部首是老字的老部,筆畫數為13。老謀這個詞可拆分為兩個部分:老(lǎo)和謀(móu)。
老謀這個詞的出處不明确,但在古代文獻和文言文中經常出現。在繁體中,老謀的寫法為「老謀」。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根據古文字學家的研究,古時候的老字寫作「耄」,謀字寫作「謀」。這種寫法和現代略有差異,但字義相同。
1. 他雖然已經年過古稀,但他的老謀卻讓他在競争中立于不敗之地。
2. 這位老謀深思熟慮,制定了一個完備的計劃。
老練、謀略、老當益壯、策謀等。
老謀可與老練、老道、老于謀等近義詞互換使用。
年輕、無謀、幼稚、不謀而合等可視為老謀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