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的意思、科威特的詳細解釋
科威特的解釋
西亞國家。東臨波斯灣。面積178萬平方千米。人口158萬(1995年)。首都科威特城。氣候幹熱,沙漠廣布。石油儲量占世界前列。石油開采是經濟支柱。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國。
詞語分解
- 科的解釋 科 ē 動植物的分類單位:獅子屬于貓科。槐樹是豆科。 機關内部組織的劃分:科室。財務科。 學術或專業的類别:科目。學科。文科。外科。 古代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後備人員的制度:科舉。科甲。科第。登科。 判定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科威特”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概況
科威特全稱科威特國(阿拉伯語:دولة الكويت),是位于西亞波斯灣西北岸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其國土面積1.78萬平方公裡,東瀕波斯灣,與沙特阿拉伯、伊拉克接壤,與伊朗隔海相望,境内以沙漠為主,無山川河流,氣候幹熱。
二、曆史沿革
- 古代至近代:公元7世紀為阿拉伯帝國屬地,16世紀後受奧斯曼帝國統治,1756年薩巴赫家族建立科威特酋長國。
- 現代獨立:1899年成為英國保護國,1961年6月19日正式獨立。
- 重大事件:1990年因石油資源被伊拉克入侵,引發海灣戰争,後在聯合國幹預下恢複主權。
三、社會經濟
- 資源與經濟:石油儲量140億噸(世界第6),天然氣1.78萬億立方米(世界第18),石油開采為經濟支柱,是全球重要石油出口國。
- 貨币與財富:科威特第納爾是世界價值最高的貨币(1第納爾≈3.3美元),人均GDP居全球前列。
- 人口結構:總人口約477萬(2020年),外籍人口占比達65%,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
四、文化特色
- 傳統習俗:以熱情好客著稱,招待客人時常提供咖啡和椰棗;男性穿長袍(dishdasha),女性着黑袍(abaya)。
- 地标建築:科威特塔是标志性建築,含觀景台和旋轉餐廳;國家博物館展示豐富的曆史文化遺産。
五、國際關系
科威特是首個與中國建交的海灣阿拉伯國家(1971年),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合作。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世界地圖、能源報告或科威特政府官網。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科威特(Kuwait)這個詞是指一個位于西亞的國家,也是該國的國名。下面将詳細介紹科威特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同時也提供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相關信息。
科威特(Kuwait)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禾”和“人”,共計7個筆畫。其中,“禾”為康熙部首第115個字部首,表示與農業相關的字,而“人”為第9個字部首,表示與人物有關的字。
科威特(Kuwait)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阿拉伯語中的“al-Kuwayt”,意為“小堡壘”。這個名稱源自于國家首都科威特城的位置,即一座位于海灣地區的小城堡。在漢字中,科威特的翻譯常采用音譯方式,沒有對應的繁體字。
關于古時候漢字寫法,由于科威特是近代國名,所以古代漢字中并沒有對應的寫法。
以下是一個例句:
科威特是一個位于波斯灣西岸的國家,以其豐富的石油資源而聞名于世。
一些與科威特相關的組詞包括:“科威特城”(Kuwait City),“科威特石油”(Kuwait Petroleum)等。
科威特的近義詞可以是“科威特國”(State of Kuwait),而反義詞可以是“其他國家”。
這就是關于“科威特”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一些相關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