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成王 開啟金縢之匮,見 周公 所藏請以身代 武王 去死的文書,于是不再信流言懷疑 周公 ,對 周公 更加禮敬。見《書·金縢》。後用“開匱”為君主親賢納谏的典故。《後漢書·章帝紀》:“前代聖君,博思咨諏,雖降災咎,輒有開匱反風之應。”
“開匮”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典故來源和現代引申義兩方面解析:
“開匮”出自《尚書·金縢》的記載:周成王開啟金縢之匮(一種金屬封存的櫃子),發現周公曾寫下願代武王赴死的文書,從而消除對周公的猜疑,更加禮敬賢臣。這一典故被後世引申為君主親賢納谏、明辨忠奸的象征,常見于曆史文獻,如《後漢書》中提及的“開匮反風之應”即用此典。
在現代語境中,“開匮”被解釋為“打開寶匣,揭示珍貴事物”,可引申為:
“開匮”既承載曆史典故的厚重,又具備現代語言中“揭示珍貴事物”的靈活表達。
《開匮》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打開寶匣,揭示其中的財寶或珍貴物品。
《開匮》的部首是“匚”,筆畫數為11畫。
《開匮》一詞的來源可追溯至古代的官方文獻中。開指揭開、打開,匮指裝有財寶的匣子或箱子。
在繁體字中,《開匮》的寫法為「開匱」。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開匮的寫法可以有一些變體。例如,有的古籍中将開字的上部分寫成了“人”,這種寫法被稱為異體字。
1. 他終于打開了祖傳的寶匣,開匮後發現裡面竟然裝滿了古董。
2. 拆除老屋牆壁時,工人們在牆壁内的隱秘空間中開匮,發現了被埋藏數十年的珍貴文物。
打開、開啟、開封
揭秘、探尋、發現
封閉、關閉、隱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