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深的本源。 唐 張說 《享太廟樂章·光大舞》:“肅肅藝祖,滔滔濬源。有雄玉劍,作鎮 金門 。” 唐 權德輿 《祭李處士文》:“居易處厚,中明外寬。發於濬源,激為清瀾。”
“浚源”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浚源”指極深的本源,常用于比喻事物最根本的起源或深層次的根基。例如唐代張說《享太廟樂章》中“滔滔濬源”即強調根源的深遠。
浚(jùn)
源(yuán)
作為人名時,“浚源”結合了兩字的象征意義: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典、詩詞用例或姓名學解析。
浚源指的是挖掘或清理水源、河道、水道等以保持水源流暢或增加水源供應的行為。這個詞語也常用于比喻修複或改進某種資源的來源,以獲得更好的效益。
浚源的拆分部首是水,其餘的部分是兄。浚的總筆畫數為11,源的總筆畫數為13。
浚源一詞最早出現于《爾雅·釋诂》一書中。經過演變和傳承,這個詞彙也被用于中文各方言和文學作品中。《漢字源流字典》中也将浚源記載為源流暢通的意思。
在繁體中文中,浚源的寫法與簡體中文保持一緻,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浚源的漢字寫法沒有明确的紀錄。根據一些古籍和碑刻的演變,可以推測其形狀和結構的變化。
1. 為了保障村民的飲水安全,當地政府決定浚源河道。
2. 這個項目的目的是浚源産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浚河、浚渠、浚井、浚澤。
疏導、清理、改善。
堵塞、阻滞、阻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