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具耳的意思、具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具耳的解釋

鑒别韻律的聽力。 明 李東陽 《麓堂詩話》:“詩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聲。聞琴斷,知為第幾弦,此具耳也。月下隔窗辨五色線,此具眼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具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具耳”指鑒别韻律的聽力,強調對聲音或音樂細節的敏銳感知能力。這一概念源自明代李東陽的《麓堂詩話》,文中提到:“詩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聲。”,其中“具耳”與“具眼”(鑒别視覺細節的能力)形成對應,分别代表聽覺與視覺的審美判斷力。

二、引申含義

在更廣泛的語境中,“具耳”可引申為對細微聲音或細節的敏銳感知能力。例如形容人能捕捉到他人忽略的聲響,或對音樂、語言中的韻律變化有超常的敏感度。

三、使用場景

  1. 文學批評:常用于評價詩歌、音樂等藝術形式中對聲律的把握能力。
  2. 日常贊譽:可形容某人觀察細緻或聽覺敏銳,如“他具耳如琴師,連呼吸聲的節奏都能分辨”。
  3. 能力強調:與“具眼”并用時,強調綜合性的藝術鑒賞力,如“鑒賞古畫需具眼,品評琴曲要具耳”。

四、相關典故

李東陽在《麓堂詩話》中通過兩個比喻說明二者的區别:

提示:該詞屬于較生僻的文學用語,現代多用于專業文學讨論或特定修辭場景。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麓堂詩話》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具耳》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具耳》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具備耳朵或具有聽力功能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具耳》的部首是「⺈」,它屬于左右結構的漢字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8畫。

來源

《具耳》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演變過程中。在古代,人們用象形文字來表達事物的概念。《具耳》所代表的具備耳朵的意思,是通過描繪耳朵的形狀而來的。

繁體

《具耳》的繁體字是「具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根據古代文獻記載,我們知道《具耳》這個詞在古代有不同的寫法,如「具而」、「具聽」等。

例句

1. 這隻貓具耳靈敏,能聽到我們聽不到的聲音。

2. 嬰兒出生後,他的父母非常關注他是否具耳正常。

組詞

具有、具備、工具、具體、具身、具足、貨具。

近義詞

有耳、有聽力、能聽到。

反義詞

無耳、失聰、聽不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