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獧巧的意思、獧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獧巧的解釋

(1).狡猾,巧詐。《明史·刑法志三》:“其隸役悉取給於衛,最輕黠獧巧者乃撥充之。” 明 唐順之 《答顧東橋少宰書》:“近世之士愞熟獧巧之習日工,而《羔羊》素絲之節或衰矣。” 清 鄭相如 《漢林四傳·楮先生》:“天下黔首趍於獧巧便捷,紛然多故。”

(2).巧妙。 明 袁宏道 《嵩遊記》之五:“石錯立波中,布置獧巧,四帀之山宜高,則為峯為巘為屏,若約吾目使不外見其樸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獧巧(xuàn qiǎo)是古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義分解與文獻用例兩個層面闡釋:

一、字義溯源

  1. "獧"通"狷",《說文解字》釋為"急也",指性格急躁或行為決絕。《論語·子路》"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注疏中,"狷"引申為潔身自好的品格(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
  2. "巧"在《康熙字典》中訓為"技也",後延伸出機敏、取巧之意,《莊子·天地》"功利機巧必忘夫人之心"即含貶義用法(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版)。

二、整體釋義 該詞多用于形容過度機敏而失之敦厚的品性,如《淮南子·泰族訓》"獧巧類智而非智也"的論斷,将之與真正的智慧進行區分(來源:《諸子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小說中常見"獧巧之徒"的表述,特指工于心計卻缺乏誠信之人(來源:《明清小說俗語彙釋》語文出版社)。

三、現代應用 在現代漢語中,該詞已被"狡黠""工巧"等詞彙取代,但在研究古典文獻時仍需注意其特殊語境義。訓诂學者王力在《古代漢語常識》中強調,解讀此類複合詞應避免以今律古(來源:《王力語言學論文集》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獧巧”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狡猾、巧詐
    指為人機敏卻帶有欺詐性,常用于形容心術不正的聰明。例如《明史·刑法志三》提到“最輕黠獧巧者乃撥充之”,描述挑選狡猾機警之人擔任職務()。

  2. 巧妙
    在特定語境下,也可表示“靈巧、技藝高超”,但這一用法較為少見()。


二、文獻例證


三、使用提示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明史》原文以确認具體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彼此彼此補帄不度不辱崇衷春黛存取麤書導讀鬥抟笃定泰山二陸胏石忿滀風景不殊覆窟傾巢趕絡更興夬夬觀池弘通畫贊隳突藿香講斤頭簡截緘素堲讒涓流枯河雷公料度膋芗淩波軍隆厚龍酹鸾纓落水狗絡繹不絕梅萼沒字摩拭内豎軿臻飄移勤勸權閉濕薄雙環水鬓說好淑孝銅殼子陁堵望苑握命下濑船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