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狡猾,巧詐。《明史·刑法志三》:“其隸役悉取給於衛,最輕黠獧巧者乃撥充之。” 明 唐順之 《答顧東橋少宰書》:“近世之士愞熟獧巧之習日工,而《羔羊》素絲之節或衰矣。” 清 鄭相如 《漢林四傳·楮先生》:“天下黔首趍於獧巧便捷,紛然多故。”
(2).巧妙。 明 袁宏道 《嵩遊記》之五:“石錯立波中,布置獧巧,四帀之山宜高,則為峯為巘為屏,若約吾目使不外見其樸也。”
“獧巧”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狡猾、巧詐
指為人機敏卻帶有欺詐性,常用于形容心術不正的聰明。例如《明史·刑法志三》提到“最輕黠獧巧者乃撥充之”,描述挑選狡猾機警之人擔任職務()。
巧妙
在特定語境下,也可表示“靈巧、技藝高超”,但這一用法較為少見()。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明史》原文以确認具體用例。
《獧巧》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精巧”、“細緻”之意。
《獧巧》的部首是犬,它是一隻犬的圖形。它的總筆畫數是12。
《獧巧》的來源可追溯到中國古代。該詞彙在漢字簡化後為“犬巧”,古代文字多采用繁體字,繁體字寫作「獧巧」。
在古代漢字中,「獧」的寫法為犬字旁加上王字旁,而「巧」則為左右結構。
1. 這幅畫的細節獧巧纖毫畢現,讓人賞心悅目。
2. 她手工做的發卡獧巧精緻,非常受歡迎。
1. 獧巧細膩
2. 獧巧工藝
3. 獧巧漆器
4. 獧巧擺件
1. 精巧
2. 精細
3. 巧妙
4. 精緻
1. 粗糙
2. 簡陋
3. 粗犷
4. 馬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