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禮六祝之一。祈福祥。《周禮·春官·大祝》:“大祝掌六祝之辭……三曰吉祝。” 鄭玄 注:“吉祝,祈福祥也。”參見“ 六祝 ”。
“吉祝”是古代禮儀中的專用術語,其解釋如下:
“吉祝”指古代六祝禮儀中的第三類,核心功能是祈福祥瑞。該詞出自《周禮·春官·大祝》,由鄭玄注釋為“祈福祥也”。
《周禮》記載
《周禮·春官·大祝》明确提到:“大祝掌六祝之辭……三曰吉祝。”說明這是周代官方祭祀禮儀中的重要環節,由“大祝”這一官職負責執行。
文學引用
宋代魏了翁在《梁運判生日》中寫道:“人逢善旦稱吉祝”,表明該詞後來被引申為對吉祥祝福的泛稱。
“吉祝”作為古代禮儀術語,特指官方祭祀中祈求祥瑞的祝辭,後逐漸演變為對吉祥祝福的表達。若需了解“六祝”完整體系,可查閱《周禮》原文或相關禮制研究。
吉祝(jí zh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它的拆分部首是“口”和“示”,其中“口”是指“口部”字的意義,表示口的形狀;“示”是指“示部”字的意義,表示祭祀、祈福的動作。
根據《康熙字典》,吉祝的拆分筆畫分别為:“吉”有6畫(“口”為3畫,“士”為3畫),“祝”有9畫(“礻”為4畫,“疋”為2畫,“巾”為3畫)。
吉祝二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思想和傳統文化。在古代,人們常常通過祭祀來祈求神靈的保佑和護佑,為自身帶來吉祥和福祉。
在繁體字中,吉祝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即 “吉祝”。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吉祝在古代的寫法可能是“吉祝”,字形較為古樸,更接近象形文字。
例句:
1. 這次考試一定要祝你吉祝,希望你能取得好成績。
2. 在新的一年裡,我衷心吉祝大家平安、健康、幸福。
組詞:吉利、祝福、吉祥如意、吉人天相、祝賀。
近義詞:祈福、禱告、祝願。
反義詞:厄運、不祥、不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