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豈弟君子的意思、豈弟君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豈弟君子的解釋

和樂平易而厚道的人。《詩·小雅·青蠅》:“豈弟君子,無信讒言。” 鄭玄 箋:“豈弟,樂易也。”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豈弟君子》:“ 王介 得知 常州 , 劉貢甫 以語謔之, 介 曰:‘ 貢甫 非豈弟君子。’”《儒林外史》第四回:“轎子将近,遠遠望見老父母兩朵高眉毛,一個大鼻梁,方面大耳,我心裡就曉得是一位豈弟君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豈弟君子”是一個出自《詩經》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發音:kǎi tì jūn zǐ(部分文獻也标注為qǐ dì jūn zǐ,但主流讀音為前者)
含義:指和樂平易、寬厚仁德的人,形容品德高尚且待人親切的君子。


二、出處與背景

  1. 原始出處
    源自《詩經·小雅·青蠅》:“豈弟君子,無信讒言。”
    鄭玄注解:“豈弟,樂易也”,即“樂易”指性格和悅、平易近人。

  2. 其他文獻引用
    《詩經·湛露》《卷阿》等篇目也使用該詞,強調君子的德行與儀态。


三、用法與示例


四、注意點


五、總結

“豈弟君子”是褒義成語,強調君子的親和力與道德修養,常用于文學或正式語境。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詩經》原典及漢代鄭玄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豈弟君子

《豈弟君子》是一句出自《論語》的成語,意思是問,豈有不合乎兄弟道義的君子呢?通常用來表示對于君子行為的稱贊和贊歎。

拆分部首和筆畫

《豈弟君子》這個詞共有4個字,可以拆分成以下部首和筆畫:

來源

《豈弟君子》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一章,其中孔子問自己的學生子路:“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而子路回答道:“豈隻是子之言。”孔子于是問:“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繁體

《豈弟君子》的繁體字為「豈弟君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豈弟君子》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為「豈弟君子」。

例句

這是一些使用《豈弟君子》這個詞的例句:

  1. 凡事能夠以兄弟之情為前提去做,才是一個真正的豈弟君子。
  2. 他對待每個人都以真誠和友善相待,真是個豈弟君子。
  3. 隻有豈弟君子才能真正懂得尊重他人,關愛他人。

組詞

以《豈弟君子》為組詞的例子:

近義詞

與《豈弟君子》意思相近的詞語:

反義詞

與《豈弟君子》意思相反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