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寸磔的意思、寸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寸磔的解釋

(1).碎解肢體,古代的一種酷刑。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督撫·經略大臣設罷》:“至戊午年, 鎬 ( 楊鎬 )又以邊境事再起經略 遼東 ,遂至三路喪師。此其罪又寸磔不足贖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人人共憤,皆思寸磔 馬 ( 馬士英 ) 阮 ( 阮大鋮 ),以謝先帝。”

(2).斬成許多小段。 ********* 《孤雁》詩:“拼着寸磔的愁腸,泣訴那無邊的酸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寸磔(cùn zhé)是古代中國的一種極刑,指将犯人肢體切割成碎塊的殘酷刑罰。該詞由“寸”和“磔”組成:“寸”作為量詞,在此表示切割成小塊;“磔”本義為分裂肢體,後專指車裂或淩遲之刑。據《漢語大詞典》記載,“磔,張也,謂裂其肢體而張之”,而“寸磔”強調對肢體的極端分割。

在曆史文獻中,寸磔常見于明清兩代法典。例如《大明律》将“謀反大逆”罪定為“皆淩遲處死”,實際執行時即包含寸磔手法,《清史稿·刑法志》亦有“淩遲者,其法乃寸而磔之”的明确記載。漢學家史景遷在《王氏之死》中描述,這種刑罰不僅作為肉體懲戒,更包含“震懾生者”的社會控制功能。

現代漢語中,“寸磔”已演變為文學修辭,用以比喻徹底摧毀或嚴厲批判。錢鐘書《圍城》中“把她的信寸磔似的仔細推敲”即屬此類用法。需注意的是,該詞具有顯著的曆史暴力色彩,當代法律文書中已無此刑名。

網絡擴展解釋

“寸磔”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曆史和法律層面的特定含義,以下從不同維度詳細解釋:

一、字源與基本釋義


二、曆史背景與實施

  1. 刑罰性質:
    屬于“千刀萬剮”類酷刑,需對受刑者進行長時間肉體折磨。例如,太平天國将領石達開受刑時,寸磔持續了10小時,期間需割滿特定刀數才緻命。
  2. 文獻記載:
    • 明代楊鎬因戰敗被彈劾“寸磔不足贖罪”(《野獲編》)。
    • 清代馬士英、阮大铖等奸臣被民間要求處以寸磔(《桃花扇》)。

三、與其他酷刑的區别


四、引申與争議

部分文獻提到“寸磔”可比喻短視行為(如商業或個人決策),但此用法非主流,更多見于對字面義的文學化延伸。主流解釋仍圍繞刑罰展開。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案例或刑罰細節,可參考權威史料如《史記》《野獲編》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按置班長奔踶裁長補短曹洞差爽赤駁大巢大雄等值線雕本馰颡敵飲東砍西斫敦碻迩英閤梵嫂鳳縠風神複會付梓附助耕奴骨膠過繼橫瀾黃丹魂慚色褫假攝幾度街居棘荊絕地曠居郎官清鍊炁蘿菔率易門品恰合毬頭全速嚷駡日新月着如山壓卵灑帶三爵之罰三陽節璱璱束濕四通五達天序同羅童貞兔客王土楲窬文武兼備文鹓武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