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貢土的意思、貢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貢土的解釋

(1).謂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時,按封地方位取一色土授之,供其立社設壇。《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 唐 孔穎達 疏:“貢土之意,王者封五色土以為社,若封建諸侯,則各割其方色土與之,使歸國立社…… 蔡邕 《獨斷》雲:天子大社,以五色土為壇,皇子封為王者,授之大社之土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使之歸國以立社。”後亦指分封。 清 胡敬 《題蘇文忠公表忠觀碑拓本》詩:“ 徐州 仍貢土, 唐叔 舊分桐。”

(2).進貢泥土。 宋 錢易 《南部新書》丁:“天下貢賦,惟 長安縣 貢土, 萬安縣 貢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貢土”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古代分封制度中的儀式

  1. 核心含義
    指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時,根據封地所在方位,授予對應顔色的土壤(五色土:東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黃),供諸侯建立社壇,象征權力與領土歸屬。

    • 來源依據:
      《尚書·禹貢》記載“厥貢惟土五色”,唐代孔穎達在注疏中解釋,天子用五色土築社壇,分封時将對應方位的土賜予諸侯,并包裹白茅,以示授權。
    • 儀式意義:
      這一行為既是地理劃分的象征,也通過“立社”強化諸侯對中央的臣屬關系。
  2. 延伸指代
    後亦泛指分封行為,如清代胡敬詩句“徐州仍貢土,唐叔舊分桐”即用此典。

二、進貢泥土的實物行為

指地方向中央進獻泥土作為貢品。例如宋代《南部新書》記載:“長安縣貢土,萬安縣貢水”,說明某些地區曾将泥土作為特殊貢品,可能用于祭祀或建築。

補充說明

部分現代解釋(如“比喻奉獻力量”)多見于網絡詞典,但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適用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貢土》的意思

《貢土》指的是古代以地産和土地作為貢品向君主進貢的行為。貢品中的土地被稱為《貢土》。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貢土》的拆分部首是貝(貝字旁)和土(土字旁),其中貝部的拼音是bèi,土部的拼音是tǔ。筆畫數分别為4和3。

來源

《貢土》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主要用于古代君主政權下的貢賦制度。在這個制度下,各地的貴族、政權或百姓需要将産業中具有經濟價值的土地作為貢物獻給君主。這些貢物中的土地即為《貢土》。

繁體

《貢土》的繁體字為「貢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貢土》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使用貝和土兩個部首相連的形式來表示。

例句

1. 這塊《貢土》是從遼東進貢的。

2. 君主賜給蘇東坡一塊價值連城的《貢土》。

組詞

《貢土》相關的組詞有:貢金、貢獻、貢品、土地、貝币。

近義詞

《貢土》的近義詞有:獻土、進貢土地、貢品土地。

反義詞

《貢土》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應詞語,可以根據上下文來确定。一般可以用不貢獻、不進貢、非貢品等詞語來表達反義詞的概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