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九霄的意思、九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九霄的解釋

(1).天之極高處;高空。 晉 葛洪 《抱樸子·暢玄》:“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 唐 武衡 《同幕中諸公送李侍禦歸朝》詩:“ 巴 江暮雨連 三峽 , 劍 壁危梁上九霄。” 徐特立 《言立》詩:“丈夫落魄縱無聊,壯志依然抑九霄。”

(2).道家謂仙人居處。《文選·沉約<遊沉道士館>詩》:“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 張銑 注:“九霄,九天仙人所居處也。” 唐 李白 《明堂賦》:“比乎 崑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雲。” 王琦 注:“按道書,九霄之名,謂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練霄、玄霄、縉霄也。一説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火霄為九霄。” 宋 陸遊 《長生觀觀月》詩:“獨倚欄杆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

(3).喻皇帝居處。 唐 杜甫 《臘日》詩:“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4).借指帝王。 唐 包佶 《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郎》詩:“九霄偏眷顧,三事早提攜。” 唐 黃滔 《敷水廬校書》詩:“九霄無詔下,何事近清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九霄”是一個漢語詞彙,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分析:

一、基本含義

  1. 指極高的天空或高空
    源自古代對天空層次的想象,如《抱樸子》提到“冠蓋乎九霄”,形容其高遠不可及。現代用法中多比喻極高、極遠的地方,例如“豪情沖九霄”。

  2. 字義拆分

    • 九:虛指多數,強調極緻(如“九重天”)。
    • 霄:本義為雲或高空(如“雲霄”)。

二、文化延伸含義

  1. 道家概念
    道家認為“九霄”是仙人居所,不同文獻記載其具體分層略有差異。例如:

    • 赤霄、碧霄、青霄等九層(《明堂賦》注引道書)。
    • 神霄、丹霄、紫霄等九層(另一說法)。
  2. 文學與政治隱喻

    • 詩歌中常象征高遠志向,如徐特立詩句“壯志依然抑九霄”。
    • 借指帝王居處或朝廷,如“九霄雲外”暗含遠離權力中心之意。

三、使用場景

若需進一步探究不同文獻中的具體分層或詩句用例,可參考《抱樸子》《明堂賦》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九霄》是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是極高的地方或高空。根據部首和筆畫,它可以拆分為“乙”和“阝”,其中“乙”是單一的右彎鈎形部首,“阝”則是用于表示城邑的部首。根據來源,可以了解到《九霄》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節南山》一章中,描述了大自然之中的高處和廣闊景色。 在繁體字中,“九霄”保持了原先的寫法和形态,隻是筆畫稍微有所變化。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也沒有明顯的變化。一些古籍中,寫作“九霄”有時也可以看到簡化的形式,但不是普遍的規範寫法。 以下是一個關于“九霄”的例句:“登高望遠,隻見九霄彩霞絢麗,美不勝收。” 這句話意指站在高處遠望時,可以看到天空中美麗多彩的雲霞景象。 關于組詞,可以和“九霄”搭配的詞語有“九霄雲外”、“九霄雲外人間”等,這些詞語都用來形容極高的地方或者超脫塵俗的境界。 在近義詞方面,可以用“九霄雲外”、“九天之上”來替代“九霄”。這些詞語都有着類似的意思,用于形容非常高、非常遠的地方或者境界。 反義詞方面,沒有直接的對應詞語可以替代“九霄”。因為它的含義是極高的地方,所以沒有對應低處的字詞來相反。 總之,《九霄》是一個形容高處或高空的詞語,它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都有一定的應用範圍。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