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慷慨的意思、慷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慷慨的解釋

(1) [vehement;fervent]∶充滿正氣,情緒激昂

慷慨就義

(2) [generous;liberal]∶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詳細解釋

(1).情緒激昂。《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李善 注引 如淳 曰:“激厲抗揚之意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士衡 長七尺餘,聲作鐘聲,言多慷慨。” 清 王猷定 《梁烈婦傳》:“ 材 伏哭叩頭,舉火,烈婦死,三十餘人從死,其慷慨赴義如此!”

(2).性格豪爽。《後漢書·齊武王縯傳》:“性剛毅,慷慨有大節。”《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我 徐信 也是個慷慨丈夫,有話不妨盡言。”

(3).感歎。《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一彈再三歎,慷慨有餘哀。”《文選·陸機<門有車馬客行>》:“慷慨惟平生,俛仰獨悲傷。” 李善 注引《說文》:“慷慨,壯士不得志於心。”

(4).大方;不吝啬。《水浒傳》第五回:“ 魯智深 見 李忠 、 周通 不是個慷慨之人,作事慳吝,隻要下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雲蘿公主》:“ 袁 為人簡默,而慷慨好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慷慨”是一個多義形容詞,讀音為kāng kǎi,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充滿正氣,情緒激昂
    指人在表達觀點或行動時充滿激情與正氣,如“慷慨陳詞”“慷慨就義”。

  2. 大方、不吝啬
    形容樂于分享物質或智慧,如“慷慨解囊”“慷慨助人”。進一步強調,慷慨不僅是物質布施,還包括心靈層面的給予,如時間、耐心等。


二、近義詞與反義詞


三、用法與例句

  1. 情感表達

    • “他慷慨激昂的演講感染了全場”。
    • “面對困境,她始終保持着慷慨豁達的心态”。
  2. 行為描述

    • “他為人慷慨,常資助貧困學生”。

四、引申意義

部分文獻(如)提到,慷慨也指向内在的富足與穩定,即精神獨立者更易展現出無私的品質,而非情緒化索取。


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出處(如《聊齋志異》《世說新語》),可參考、8、10的詳細文獻引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慷慨》的意思

《慷慨》一詞是指慷慨大方、樂于助人,表示胸懷寬廣,善于施舍的品質。

拆分部首和筆畫

《慷慨》字的部首是心,總共有15個筆畫。

來源

《慷慨》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論語·衛靈公》中,原文為:慷慨激昂,振翅高飛。

繁體

《慷慨》的繁體字為「慷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慷慨」這個詞可曾以不同的寫法出現,例如「抗愾」、「慷愾」等。

例句

他對于自己的朋友總是慷慨相助。

組詞

慷慨激昂、慷慨解囊、慷慨陳詞、慷慨赴義、慷慨就義。

近義詞

大方、慷慨大度、豪爽。

反義詞

吝啬、小氣、自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