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海的意思、青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海的解釋

[Qinghai] 中國西北部的省,省會西甯市。面積72萬平方公裡,人口448萬(1990)。境内有中國最大湖泊青海湖,面積4583平方公裡,全省大部為高原。畜牧業為省經濟重要部分。青海為尚待開發的省之一。西北部的柴達木盆地礦産資源豐富

詳細解釋

(1).湖名。為我國最大的鹹水湖。古名 鮮水 、 西海 ,又名 卑禾羌海 。 北魏 時始名 青海 。《北史·吐谷渾傳》:“ 青海 周圍千餘裡,海内有小山。” 唐 杜甫 《兵車行》:“君不見, 青海 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宋 楊憶 《漢武》詩:“力通 青海 求龍種,死諱 文成 食馬肝。”

(2).喻邊遠荒漠之地。 清 吳兆骞 《閏三月朔日将赴遼左留别吳中諸故人》詩:“名列丹書難指罪,身投 青海 已無家。”

(3).東方之海。也借指傳說中的海上仙山。《淮南子·墬形訓》:“青泉之埃,上為青雲,陰陽相薄為雷,激揚為電,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於青海。” 高誘 注:“東方之海。” 元 迺賢 《京城雜言》詩之三:“ 丘公 神仙流,學道青海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張鴻漸》:“君止此。妾與妹有青海之約,又為君逗留一晌,久勞盼注矣。”

(4).碧綠的海洋。 唐 許渾 《送嶺南盧判官罷職歸華陰山居》詩:“還挂一帆青海上,更開三逕碧蓮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青海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主要可從以下方面解釋:

一、作為中國省級行政區

青海省簡稱“青”,位于中國西北部,省會西甯市。全省面積約72萬平方公裡,居全國第四位,地處青藏高原,西北部為柴達木盆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截至1995年,人口約456.2萬,少數民族占比40%,以藏族為主。氣候屬高原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

二、作為湖泊名稱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内陸鹹水湖,面積4583平方公裡,古稱“鮮水”“西海”“卑禾羌海”,北魏時期正式定名“青海”。唐代詩人杜甫《兵車行》中“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即指此湖。

三、曆史與文化含義

  1. 邊遠荒漠的象征:清代詩詞中常以“青海”喻指荒涼邊塞,如吳兆骞詩句“身投青海已無家”。
  2. 東方之海與仙山傳說:古代文獻《淮南子》将“青海”與東方海域及海上仙山相聯繫。
  3. 自然景觀的描繪:因湖水碧綠如海,故有“碧綠的海洋”之稱。

四、經濟與資源

青海省經濟以畜牧業為主,柴達木盆地礦産資源豐富,是待開發的重要區域。省内有三所高校:青海大學、青海師範大學和青海民族大學。

如需更詳細的地理或曆史信息,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政府發布的統計數據。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青海

「青海」是一個表示地名的詞,它的意思指的是中國西北地區的一個省份。下面将對該詞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青海」中的「青」部分是由「靑」組成,拆分成「一」和「月」兩個部首。它的總筆畫數是5。而「海」部分則是由一個獨立的部首「水」組成,它的總筆畫數是5。

來源

「青海」一詞的來源是由該省的地理特征而得名。青海省大部分地區位于青藏高原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拔帶來了該地區的特殊氣候和植被,所以被稱為「青海」。

繁體

「青海」在繁體中的寫法為「靑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青海」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例句

「青海」的例句有:

  1. 青海是中國西北地區的一個省份。
  2. 我們明天要去青海旅遊。

組詞

以「青海」為核心的一些組詞有:

近義詞

沒有與「青海」完全相同或近義的詞彙。

反義詞

「青海」的反義詞可以是其他中國省市的名稱,如「廣東」、「浙江」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