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領使的意思、領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領使的解釋

謂主管其事。《新唐書·呂諲傳》:“帝復兩京,詔盡繫羣臣之污賊者,以禦史中丞 崔器 、憲部侍郎 韓擇木 ,大理卿 嚴向 為三司使處其罪,又詔禦史大夫 李峴 及 諲 領使。”《新唐書·劉晏傳》:“ 常衮 執政,忌 晏 有公望,乃言 晏 舊德,當師長百僚,用為左僕射,實欲奪其權。帝以計務方治,詔以僕射領使如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領使”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一、作為動詞短語:主管其事

  1. 基本含義
    指負責管理或主持某項事務,常見于古代文獻中的官職職責描述。例如《新唐書》記載的“領使”多用于描述官員受命主管特定事務(如司法、財政等)。

  2. 詞義解析

    • “領”:本義為“脖子”,引申為“帶領、治理”,如“領海”“領導”。
    • “使”:意為“派遣、使用”,如“使喚”“使節”。
      組合後強調對事務的統籌管理。
  3. 曆史用例
    《新唐書·呂諲傳》提到官員“領使”處理案件,體現其作為職務動詞的用法。


二、作為名詞性表達:外交使節

  1. 特殊語境含義
    少數資料(如)将其解釋為“被派遣出使或領導使團的人”,強調外交職能,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詞典,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引申或誤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領使的意思

“領使”是一個漢字詞語,有領取和派遣使節的意思。指派遣使節前往外國進行外交活動、代表國家進行談判或是接待外國使節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領使的拆分部首是“阝”和“人”,部首“阝”表示與城市有關的事物,部首“人”表示與人有關的事物。

領使的筆畫數為11畫。

來源

領使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地理志上》:“或曰:越人陳鹹行,在越郡領使。”

繁體

繁體字“領使”和簡體字寫法相同,沒有特殊的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領使的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一緻。

例句

1. 他被任命為領使,前往外國進行外交任務。

2. 領使出使的使團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成功達成了雙方的協議。

組詞

1. 領事:指一個國家在外國設立的政府機構代表。

2. 使館:指一個國家在其他國家設立的代表機構。

3. 使命:指派遣某人去執行特定任務。

近義詞

代表、使者。

反義詞

接待者、被派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