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ing shame on] 丢臉
我們絕不能給祖國抹灰
塗灰。比喻使之不光彩。 梁斌 《播火記》三六:“同志們!土豪劣紳打傷了 嚴志和 同志,是給我們臉上抹灰,來!攻!”
“抹灰”一詞具有雙重含義,需結合建築術語和文學比喻來理解:
定義
抹灰是用灰漿(如水泥砂漿、石灰砂漿、保溫砂漿等)塗抹在建築物牆面、地面、頂棚等表面的施工工藝。其目的是保護基層、增強結構強度,并為後續裝飾提供平整基礎。
分類
作用
來源與含義
借建築中“掩蓋牆面瑕疵”的動作,引申為掩蓋事實真相或丑化形象,類似“抹黑”。例如:“我們絕不能給祖國抹灰”(意為維護國家形象)。
使用場景
多用于批評故意混淆視聽、損害他人或集體名譽的行為。
如需更詳細技術參數,可參考建築規範或專業文獻。
《抹灰》是一個常用的詞彙,它的意思是用泥土、石灰等材料抹在牆壁上,使其變得光滑、平整并增加防火、保溫效果。
根據漢字拆分規則,我們可以知道《抹灰》這個詞的部首分别是手和火。手部的拆分是扌(把)、丶(丁),火的拆分是火。根據筆畫規則,手部有三畫,火部有四畫。
《抹灰》一詞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人們為了修葺牆壁,常常将泥土、石灰等材料混合後抹在牆壁上,這樣可以達到保護和美觀的效果。後來,這種做法就被稱為《抹灰》。
《抹灰》的繁體字為「抹灰」。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抹灰》的古字形為「抹灰」。
1. 為了保護牆壁,并增加保溫效果,我們需要對房子進行抹灰。
2. 這家工地上的工人正在忙着抹灰,牆壁很快就會變得光滑平整。
1. 抹布
2. 抹殺
3. 抹去
4. 抹黑
5. 抹香鲸
1. 粉刷
2. 塗刷
3. 擦拭
4. 潤飾
1. 揭露
2. 扒光
3. 除去
4. 揭開
5. 暴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