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瓴甋的意思、瓴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瓴甋的解釋

(1).磚。 漢 蔡邕 《吊屈原文》:“啄碎琬琰,寶其瓴甋。” 晉 張協 《雜詩》:“瓴甋誇璠璵,魚目笑明月。” 唐 劉知幾 《史通·品藻》:“或珍瓴甋而賤璠璵,或策駑駘而捨騏驥。” 清 顧炎武 《與歸莊手劄》:“弟詩不足觀,以比兄作則瓴甋之於寶鼎。”

(2).陶制容器,似瓶。 元 陳孚 《安南即事》詩:“鼻飲如瓴甋,頭飛似轆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瓴甋(líng dì)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特指古代建築用的磚瓦類材料。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釋義進行分項說明:


一、字形與字義解析

  1. 字形結構

    • 瓴:形聲字,從“瓦”(與陶器相關),“令”聲,本義指房屋仰蓋的瓦,即瓦溝。《說文解字·瓦部》:“瓴,甓也。”
    • 甋:形聲字,從“瓦”,“啇”聲,指長方形的磚。《廣韻·錫韻》:“甋,甋甎。”
  2. 複合詞義

    “瓴甋”為同義複合詞,泛指建築用陶制磚瓦,多用于描述牆體或屋頂鋪設材料。


二、文獻用例與權威釋義

  1. 《說文解字》

    許慎釋“瓴”為“甓”(磚),段玉裁注:“瓴謂其形,甓謂其質。”表明其兼具形态與材質特征 。

  2. 《廣韻》

    明确“甋”為磚類,并記載其音讀為“都曆切”(dì),與“瓴”連用指代建築構件 。

  3. 《爾雅·釋宮》

    邢昺疏:“瓴甋,甎也。”指出其在宮室建築中的具體應用場景 。


三、文化語境中的使用

  1. 建築功能

    古代宮殿、城牆常以瓴甋砌築,如《淮南子·精神訓》載“瓴甋之材”,強調其作為基礎建材的實用性。

  2. 引申象征

    因材質脆硬,文人借喻事物易碎或地位卑微,如白居易詩雲:“陶甄盡瓴甋”,暗喻世事無常。


參考文獻

  1.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2. 陳彭年. 《廣韻》. 中國書店.
  3. 邢昺. 《爾雅注疏》. 上海古籍出版社.

(注:古籍原文電子版可參考“國學大師”等權威數據庫,因版權限制暫不提供直接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瓴甋”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綜合搜索結果中的權威信息,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一、作為名詞的釋義

  1. 磚或陶制容器
    根據(漢典)和(漢典詞語解釋),“瓴甋”指長方形的磚或類似瓶子的陶制容器。例如:

    • 漢代蔡邕《吊屈原文》提到“寶其瓴甋”,即以“瓴甋”代指磚塊;
    • 元代陳孚詩中用“瓴甋”形容安南地區的陶制飲具。
  2. 建築構件
    部分文獻(如)提到“瓴”指屋頂瓦溝或盛水瓶,“甋”為長方磚,組合後可能與古代建築中的排水或裝飾構件相關。


二、作為成語的引申義

在成語“高屋建瓴”()中,“瓴”指盛水的瓶子,比喻居高臨下的形勢。而“瓴甋”單獨使用時,部分文獻(如)引申為形容水流迅猛、聲勢浩大,強調不可阻擋的氣勢。例如:

“瓴甋之勢,如瀑布傾瀉。”


使用注意

  1. 語境差異: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古籍中多指磚或陶器,文學比喻中可引申為氣勢宏大。
  2. 生僻性: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常見于古典文獻或成語衍生解讀。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蔡邕、張協等古代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拜讀闆牀背曲腰彎彬郁不屑毀譽超形茶樹馳角竄撓大門官禱請笃誠都甸發釁飛撚佛祖拂拂锢桎函寄合皂黃冶黃原黃賬佳絕建節精打光進蹑積生九親枯柴蠟花雷呴利息率露居洛陽社旅吟鳴叫木墩畝積木射南風不競南蠻膿胸盤石宗皮甲棄嫌铨事三謝僧磬沙版賞典深壁固壘水豹說條念款素幾讬信香屏鄉下腦殼洗畢蟹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