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每一畝田的面積。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畝制》:“《會典》雲,丈量州縣地用步弓,旗莊屯地用繩……畝積二百四十步,長三百六十弓。”
(2).特指我國 殷 周 時代井田制一個田的面積。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二:“ 周 代是以一田為一個單位計算的,可以證明一個田必有一定的畝積。”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三:“井田制是有兩層用意的:對諸侯和百官來說是作為俸祿的等級單位,對直接耕種者來說是作為課驗勤惰的計算單位。有了一定的畝積,兩方面便都有了一定的标準。”
“畝積”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每一畝田的面積
特指殷周井田制的單位田面積
補充說明:
《畝積》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每畝土地的面積。
《畝積》由部首⼩字底和⽡字上組成,共有7個筆畫。
《畝積》這個詞語的來源比較明确,來源于中國古代的農業文化,用來表示土地面積的單位。
繁體字“畝積”被廣泛使用于繁體字的書寫中。
古時中國漢字的書寫形式和現代有所差異,古代寫作“畝積”。
1. 我家的農田每畝積水很充足。
2. 他種植的作物産量每畝積都非常高。
3. 這塊地每畝積産量達到了2000斤。
畝産、畝産量、畝地、每畝、畝苗、畝産值、畝産來源等。
畝、地畝、田畝等。
無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