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畝積的意思、畝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畝積的解釋

(1).每一畝田的面積。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畝制》:“《會典》雲,丈量州縣地用步弓,旗莊屯地用繩……畝積二百四十步,長三百六十弓。”

(2).特指我國 殷 周 時代井田制一個田的面積。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二:“ 周 代是以一田為一個單位計算的,可以證明一個田必有一定的畝積。”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三:“井田制是有兩層用意的:對諸侯和百官來說是作為俸祿的等級單位,對直接耕種者來說是作為課驗勤惰的計算單位。有了一定的畝積,兩方面便都有了一定的标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畝積是漢語中表示土地面積的複合計量單位,由“畝”和“積”組合而成,核心含義指以畝為單位計算的土地面積。以下從詞典釋義、曆史演變和現代應用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礎釋義

畝積(mǔ jī)


二、曆史計量體系的演變

  1. 古代标準不一:

    曆代畝積實際大小差異顯著。如:

    • 周代:1畝 ≈ 100步²(一步約1.5米),約合今0.016公頃;
    • 漢代:1畝 = 240步²,擴大至約0.046公頃(見《漢書·食貨志》);
    • 唐代:1畝 = 240步²,但步長增加,約合0.054公頃。

      此類差異導緻“畝積”需結合朝代背景理解。

  2. 清至民國的統一:

    清代規定1畝 = 6000平方尺(營造尺),民國沿用并嘗試與公制接軌,1畝 ≈ 614.4平方米,為現代市畝奠定基礎。


三、現代标準化定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GB/T 19231-2003):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定義“畝積”為“田畝面積的總和”,收錄于第7卷第1286頁(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ISBN:9787543200302)。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釋義為“土地的面積(以畝為單位)”(商務印書館,2016年ISBN:9787100124508)。

  3. 國家計量技術規範:

    現行畝單位标準源自《量和單位》國家标準(GB 3100-1993),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實施。


“畝積”作為中國土地計量的核心概念,貫穿三千年農耕文明,其定義從模糊走向精确,體現了計量科學的本土化演進。現代應用中,它既是農業生産的實用單位,也是文化遺産的活态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畝積”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1. 每一畝田的面積

    • 指具體測量單塊田地的面積單位,與古代土地丈量方式相關。例如清代俞正燮在《癸巳存稿·畝制》中提到,官方丈量土地時使用步弓或繩,規定“畝積二百四十步,長三百六十弓”。
  2. 特指殷周井田制的單位田面積

    • 在井田制中,“一田”作為基本單位,其面積即稱為“畝積”。郭沫若在《奴隸制時代》中指出,井田制中“畝積”既是俸祿等級單位,也是考核耕種者勞動量的标準,例如“一田”有固定畝積,便于管理和分配。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八境飽目貝藏扁青博浪波瀾老成操控打闆子骀骀大馬趴鬥香笃懶放鄭馮德英蜂擁蟻屯汾葵焚裂紛羅赙布膚功公切線國毀醢脯含梗涵虛豪勇鹘嘲冱結家雞野雉見羹見牆兼合賤息驚奇開景坑壍窺聽聆訓流霰螺子筆馬商門坎面店莫須有弄酒擗栗牆有風,壁有耳切齒宂役鋭精甚且至于室市實驗室四愁詩探夥陶沐慝作鮮亮小番校銘西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