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吉祥的時刻。 漢 揚雄 《甘泉賦》:“於是乃命羣僚,歷吉日,協靈辰,星陳而天行。” 宋 蘇轼 《賜新除檢校太保依前河西軍節度使阿裡骨加恩制》:“朕涓選靈辰,奉承宗祀,肆均介福,徧暨多方。”
(2).舊時謂正月初七日為人日,亦稱“ 靈辰 ”。 唐 李峤 《奉和人日清晖閣宴群臣遇雪應制》:“三陽偏勝節,七日最靈辰。” 清 錢謙益 《人日示内》詩之二:“靈辰不共刼灰沉,人日人情泥故林。”參見“ 人日 ”。
“靈辰”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吉祥的時刻
指被賦予祥瑞意義的特殊時間節點。此用法最早見于漢代揚雄的《甘泉賦》:“於是乃命羣僚,歷吉日,協靈辰,星陳而天行。”。宋代蘇轼在诏書中也提到“涓選靈辰”,意為選擇吉時進行祭祀活動。
指正月初七(人日)
古代将正月初七稱為“人日”,别名“靈辰”。唐代李峤有詩雲:“七日最靈辰”,清代錢謙益的詩中亦沿用此稱。這一習俗與古代占卜、祈福傳統相關。
「靈辰」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靈」和「辰」兩個字組成。
「靈」字的部首為「示」,筆畫數為8;「辰」字的部首為「辵」,筆畫數為7。
「靈辰」一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釋:
首先,「靈」一字表示神奇、敏銳、聰明等意思,在古代中國文化中常用于形容超自然的力量或者非凡的事物。而「辰」一字則表示時間、時刻。因此,「靈辰」可以理解為指代特殊的時間點或者具有特殊能力的人。
其次,「辰」也是指代古代中國傳統的六十甲子中的一種,表示時間、紀年的單位。在古代中國,「辰」也常用于表示至寶、寶物。因此,「靈辰」還可以理解為指代具有超凡寶物或者瑰麗至寶。
「靈辰」的繁體字為「靈辰」。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靈辰」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為「靈辰」。
1. 這位武功高強的劍客擁有一柄神秘的靈辰,能夠攻破任何守護。
2. 在古代神話傳說中,有很多描述靈辰的奇幻故事。
組詞可以根據「靈辰」的含義和用法進行搭配:
1. 靈辰秘籍
2. 靈辰神功
3. 神秘靈辰
1. 靈珠
2. 靈寶
3. 靈石
1. 塵俗
2. 平凡
3. 凡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