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門的意思、公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門的解釋

(1).古稱國君之外門為“公門”。《禮記·曲禮上》:“國君下齊牛,式宗廟,大夫士下公門,式路馬,乘路馬,必朝服。”《穀梁傳·莊公元年》:“秋,築王姬之館于外。築,禮也;于外,非禮也。築之為禮,何也?主王姬者,必自公門出。”《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頃之,太子與 梁王 共車入朝,不下司馬門,于是 釋之 追止太子、 梁王 無得入殿門。遂劾不下公門不敬,奏之。”

(2).官署,衙門。《荀子·強國》:“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後娶》:“身沒之後,辭訟盈公門,謗辱彰道路。” 唐 張固 《幽閑鼓吹》:“ 張長史 釋褐為 蘇州 常熟 尉,上後旬日,有老父過狀,判去。不數日復至。乃怒而責曰:‘敢以閒事屢擾公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折獄》:“殺6*人之罪已定,但得全屍,此案即結;案後,速醮可也。汝少婦,勿復出入公門。” 郭沫若 《反正前後》七:“有過一位總督很喜歡他,他時常出入公門。”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公門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公門”一詞在古代文獻中有兩層核心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國君的外門

指古代君主宮殿的外門,是禮儀制度中的重要場所。例如:

二、官府或官署的代稱

泛指政府機構及公務場所,例如:


提示: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成語中,現代語境下可引申為“政府部門”或“公共事務領域”。如需更詳盡的古籍用例,可參考《禮記》《荀子》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公門的意思

《公門》一詞指的是政府機關、公共部門或官方機構的總稱。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公門》的偏旁部首是“八”和“門”,其中“八”作為左邊的部首,表示結構、構成;“門”作為右邊的部首,表示與門相關的事物。

它的總筆畫數為10劃。

來源

《公門》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它最早的意思是大門、城門的泛稱,後來逐漸演變成政府機關的代稱。

繁體

《公門》的繁體字為「公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公門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有時會将“八”寫作“六”或“丅”,但整體含義相同。

例句

1. 他經過公門時,注意到了一封公告。

2. 工作機會很多,你可以去嘗試一下公門。

3. 公門的工作職責包括監督、管理和服務。

組詞

公門口、公門旁、公門面、公門人

近義詞

政府、官方機構、行政部門

反義詞

私門、私人機構、非官方組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