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鸾的意思、青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鸾的解釋

(1).古代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赤色多者為鳳,青色多者為鸾。多為神仙坐騎。 北周 庾信 《謝趙王赉幹魚啟》:“文鳐夜觸,翼似青鸞。” 唐 李白 《鳳凰曲》:“ 嬴 女吹玉簫,吟弄天上春。青鸞不獨去,更有攜手人。” 王琦 注引《藝文類聚》:“《決疑註》曰:……多赤色者鳳,多青色者鸞。” 元 楊暹 《劉行首》第二折:“跟着我騎白鶴,上青霄;跨青鸞,遠市朝。” 清 陳珮 《哭程夫人》詩:“忽駕青鸞返碧虛,瓊花吹折痛何如。”

(2).即青鳥。借指傳送信息的使者。 宋 趙令畤 《蝶戀花》詞:“廢寝忘餐思想徧。賴有青鸞,不必憑魚雁。” 清 納蘭性德 《月上海棠·中元塞外》詞:“青鸞杳,碧天雲海音絶。”

(3).相傳 罽賓王 于 峻祁之山 ,獲一鸾鳥,飾以金樊,食以珍羞,但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後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意,鸾睹形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見《藝文類聚》卷九十引 南朝 宋 範泰 《鸾鳥詩序》。後因以“青鸞”借指鏡。 閩 徐夤 《上陽宮詞》:“妝臺塵暗青鸞掩,宮樹月明黃鳥啼。” 明 湯三江 《題唐玄宗還宮感舊·雙調夜行船序》套曲:“侍兒扶傍粧臺,懶把青鸞高照。” 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卷三:“青鸞不用羞孤影,開匣常如見故人。”

(4).亦作“ 青鑾 ”。銮鈴。天子之車衡上有鸾,鸾口銜鈴,故以“青鑾”借指天子車駕。 南朝 齊武帝 《耕藉诏》:“鳴青鸞於東郊,冕朱紘而莅事。” 南朝 梁 江淹 《倡婦自悲賦》:“侍青鑾以雲聳,夾丹輦以霞飛。”

(5).指女子。 唐 王昌齡 《蕭驸馬宅花燭》詩:“青鸞飛入合歡宮,紫鳳銜花出禁中。” 宋 柳永 《木蘭花》詞:“坐中年少暗消魂,争問青鸞家遠近。” 明 楊珽 《龍膏記·錯媾》:“偷看,分明舊識青鸞,卻做雙栖新燕。” 清 吳骞 《扶風傳信錄》:“二十八日生歸,見惟空室,悵悢若失,乃為詩曰:‘靈瑣知何處,青鸞杳不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青鸾是中國古代神話與文學中的經典意象,其釋義可從以下四方面展開:

一、基本詞義 《漢語大詞典》釋為“青色鸾鳥”,指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禽。《說文解字》注“鸾”字:“亦神靈之精也,赤色五采,雞形,鳴中五音”,青鸾特指其青色變體。

二、神話原型 《山海經·西山經》記載:“女床之山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鳥,見則天下安甯。”道教典籍《雲笈七籤》将其列為西王母信使:“青鸾,王母侍者,常銜書傳信”。

三、文學象征 李商隱《無題》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中,青鸾化身愛情信使。明代《鏡花緣》第三回載:“青鸾既能報信,自可預知吉兇”,賦予其預兆功能。

四、文化演變 漢代《決疑注》稱其“似鳳而小”,宋代《太平禦覽》引《禽經》“青鸾謂之鹓鶵”,至明清逐漸與鳳凰形象融合。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比喻珍貴書信或祥瑞之兆。

網絡擴展解釋

青鸾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意象,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神話傳說

青鸾是古代神話中鳳凰類神鳥,體态優美如孔雀,羽毛以青色為主,兼具五彩紋飾。常見特征包括:

二、文學意象

  1. 信使象征:唐宋詩詞中常以青鸾代指傳遞信息的使者,如趙令畤《蝶戀花》"賴有青鸾,不必憑魚雁"
  2. 鏡子代稱:源自"青鸾舞鏡"典故,徐夤《上陽宮詞》"妝台塵暗青鸾掩"即以青鸾指代鏡子
  3. 帝王銮駕:因銮鈴形似鸾鳥,故"青銮"可指天子車駕

三、文化象征

補充說明

需注意植物學中存在同名物種(番杏科多肉植物),但此與神話意象無關。相關古籍記載可參考《山海經》《藝文類聚》等文獻。

以上内容綜合自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來源,如需完整考據文獻可查閱相關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保泰持盈陂隤碧胫缽盂撐犁孤塗單隻道考琱麗第觀遞毀鵝管石放誕不羁阜落梗泛鬼手孤鸾寡鹄後卻交地蛟鼋加銜金鲫舊編畯望鞫情開物咳喘愧怼靈骨靈秘麗曲流年似水流雲小詩龍罔象镂牙瘰串垆埴緑毛叟馬寶孖仔披星帶月親逖屈緻然頂三胞胎散渙三建生效手撾耍潑水菜斯文天妖缇麾未笄緯途五單于物迹五弦琴小樣遐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