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武的意思、练武的详细解释
练武的解释
(1) [practise martial arts;do combat training; train in combat skills]∶操练武功
(2) [do weapon practice]∶学习或练习军事技术
详细解释
精通武艺;操练军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文武之术,左右惟宜, 郤縠 敦书,故举为元帅,岂以好文而不练武哉!”《中国歌谣资料·土地还家》:“一手锄头一手6*枪,生产练武忙。”
词语分解
- 练的解释 练 (練) à 白绢:素练。江平如练。 把生丝、麻或布帛煮熟,使柔软洁白:练漂(“漂”,漂白)。 反复学习,多次操作:练习。练笔。练操。训练。练功。 经验多,精熟:老练。熟练。干(刵 )练。练达(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 姓。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 武的解释 武 ǔ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妌 )不数武。 姓。 文 笔画数:; 部首:止;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练武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练武在汉语词典中的详细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练武(liàn wǔ)指系统性地学习、操练武术技艺,包含身体训练、招式演练及兵器使用等,旨在提升格斗能力、强健体魄或传承武学文化。其核心包含两方面:
- 技术层面:通过重复练习掌握攻防动作、套路(如长拳、太极拳)及器械技法(如刀、枪、棍术)。
- 精神层面:强调"武德"修养,注重意志磨炼与心性培养,如"习武先习德"的传统理念。
二、词源与用法
三、文化内涵
练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载多重意义:
- 强体防身:如《汉书·艺文志》载"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强调实战功能。
- 修身载体:儒家思想倡导"文武双修",练武被视为培养"勇而不乱"品格的途径(参考《礼记·射义》)。
- 非遗传承:太极拳、八卦掌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练武成为保护传统技艺的重要实践。
四、现代延伸
当代语境下,练武衍生出新内涵:
- 体育竞技:作为亚运会正式项目,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均以标准化练武体系为基础。
- 健康养生:太极、八段锦等被纳入"全民健身计划",其舒缓的练武形式适用于大众保健。
引用文献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
- 周伟良《中国武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功法运动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 《汉书·艺文志·兵技巧》:中华书局点校本.
- 王岗《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
- 国务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2021年批次.
- 国际武术联合会《竞技武术规则》:2020修订版.
-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推广手册》:2021.
武术谚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强调练武需持之以恒方能精进。
网络扩展解释
“练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练武”指通过系统训练提升武术技能或军事技术。具体分为:
- 武术层面:指练习武功、格斗技巧,以达到强身健体或实战目的()。
- 军事层面:学习或操练军事技术,如民兵训练()。
二、详细解释
- 技能提升:强调通过持续训练提高武艺水平,需结合毅力与时间积累()。
- 广义延伸:现代语境中可泛指各行业的技术练习,如“技术练武”()。
三、历史与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岂以好文而不练武哉?”说明文武兼备的传统理念()。
四、使用场景
- 武术爱好者日常训练,如“练武强身”。
- 军事或集体训练活动,如“民兵利用生产空隙练武”()。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习武、操练、训练。
- 反义词:弃武、荒废(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
六、实际应用举例
“修练武道可保身立命,也能延年益寿”();
“练武之路如攀登险峰,需持之以恒”()。
“练武”既是传统技艺的传承方式,也体现对身心能力的综合锤炼。
别人正在浏览...
邦途辩富贬食辩谘鬓脚尝胆卧薪朝元阁辰光寸草春晖大杖颠挤洞丁断縴敦敕发剌丰末丰施忿争黄帝黄梁美梦祸乱滔天角化金层九籥丹絶诗畯良濬流局戏空防矿车匡掖夸饰栏干粱糗哩嗹啰嗹里区鲁般尺旅窆瞑截摩勒迁化潜晦青靛憩室全直麴车冉颜人烟阜盛僧庐跚马拾地芥收箭谡尔挖补晚谬瓮醅物命晓鬯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