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土皷的意思、土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土皷的解釋

見“ 土鼓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土皷(tǔ gǔ)是漢語中的曆史詞彙,現多規範寫作“土鼓”,指中國古代用陶土燒制的打擊樂器。《周禮·春官》記載“土鼓,蒯桴葦籥,伊耆氏之樂也”,說明其起源可追溯至上古伊耆氏部落時期。該器物形制特征為“中腔圓而兩端細,蒙革為面”,常以草槌敲擊發聲,主要用于祭祀活動中的禮樂演奏,《詩經·周頌》有“應田縣鼓,鞉磬柷圉”的儀式描述,其中“田”即指土鼓。

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土鼓特指“以瓦為框,以革為兩面”的原始樂器,體現了先民“依土為器”的造物智慧。考古發現如河南賈湖遺址出土的陶鼓殘片,印證了《禮記·明堂位》中“土鼓,樂之始也”的文獻記載。該器物在《爾雅·釋樂》中被歸為“八音”中的“土”類樂器,與石磬、木柷等共同構成華夏禮樂體系的基礎。

網絡擴展解釋

“土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讀音為tǔ gǔ(注音:ㄊㄨˇ ㄍㄨˇ),具體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1. 古樂器名
    指一種以陶土為鼓框、皮革為鼓面的打擊樂器,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周禮·春官·籥章》記載:“掌土鼓豳籥”,鄭玄注引杜子春雲:“土鼓以瓦為匡,以革為兩面,可擊也。”。唐代李白詩中亦有“擊土鼓”的描述,用于祭祀或慶典活動。

  2. 方言含義
    在部分方言中,“土皷”代指墳墓,常見于民間諺語。例如:“正月打雷土皷堆,二月打雷麥鼓堆,三月打雷谷谷堆。”,此處“土皷堆”比喻墳堆,反映農耕文化中的自然現象與民俗關聯。


綜合釋義
該詞本義為古代土制鼓樂器,後衍生出方言中的引申義。其字形“皷”是“鼓”的異體字,因此“土皷”與“土鼓”為同一詞的不同寫法。

别人正在浏覽...

把脈跋涉山川并立不眠之夜步壛慘無人理插翅難逃阊風腸秘城狐遲頓串門子綽約多姿大厎大學堂斷足奉宣氛沴咶剌話舊黃鲿魚化生金盆昏瞎澗松嗟夫幾個嵇鶴羁絡禁得住旌闾九愁廄肥葵心連滞烈陽莅事離子龍伯毛腰磨合羅慕蔺内國牛蒡強悍乾季繩表豕韋氏霜絲說不定豎琴叔子飧錢文勢聞一知十無所不知污漬遐舉弦外遺音骁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