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木的意思、霜木的詳細解釋
霜木的解釋
指樹身白色如霜的古木。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漸江水》:“﹝ 天目山 ﹞山上有霜木,皆是數百年樹,謂之翔鳳林。”
詞語分解
- 霜的解釋 霜 ā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細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氣冷至攝氏零度以下凝結而成的:霜降。霜凍。霜序(指深秋季節)。霜秋。霜期。霜天。 像霜一樣的東西:柿霜。西瓜霜。 形容白色:霜鬓。霜刃。霜鋒。
- 木的解釋 木 ù 樹類植物的通稱:樹木。喬木。灌木。木石(樹木和石頭,喻沒有知覺和情感的東西)。緣木求魚。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質樸:木讷(樸實遲鈍)。 呆笨:木雞。
網絡擴展解釋
“霜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字面含義
指樹身呈現白色如霜的古木,常見于文獻中對自然景觀的描述。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漸江水》記載:“天目山上有霜木,皆是數百年樹,謂之翔鳳林。”
二、引申比喻義
作為成語使用時,比喻在嚴酷環境中頑強生存的人或事物:
- 基本含義:原指受嚴寒凍害仍存活的樹木,後引申為“曆經磨難而堅韌不屈”的象征。
- 出處:可追溯至《詩經·小雅·北山》中的“霜之哉,霜之哉,匪陽不晞”,通過自然現象隱喻生存意志。
- 使用場景:多用于贊美逆境中堅持奮鬥的精神,如“他如霜木般在困境中堅守理想”。
補充說明
“霜”在漢語中常象征高潔、冷峻或磨難(如“傲霜枝”),“木”則與質樸、生命力相關,組合後強化了堅韌意象。需注意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可能側重字面或比喻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霜木這個詞在漢語中有着特定的含義。它的詞義是指冬天受到霜凍而枯死的樹木,也可以用來比喻年老而力量減弱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可以分為兩部分。其中,“霜”字的部首是雨,它的筆畫數為10;而“木”字的部首是木,它的筆畫數為4。
《霜木》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在《尚書·周書·撫民篇》中有這樣的記載:“寅之月,戌舍獨行?”其中,“寅”是指冬季,而“戌舍獨行”則是指霜凍後樹木枯萎的景象。後來,這個詞開始被引申用來形容年邁的人。
在繁體字中,“霜木”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一緻。
在古時的漢字寫法中,字形有所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字“霜”的寫法為“雙阡犬”(由兩個“阡”和“犬”組成),而字“木”的寫法為“未”(上半部分為“木”字的意旁,下半部分是表示聲旁的“未”字)。
以下是一些關于“霜木”的例句:
1. 冬日的霜木在朝陽下顯得格外凄涼。
2. 她年事已高,變得像一棵霜木,四肢不靈活。
3. 寂靜的山林裡,孤立的霜木如雪雕般美麗。
除了“霜木”這個詞之外,還可以組成其他相關詞彙。例如,“霜雪”(指秋冬季的天氣寒冷,有霜和雪),和“霜寒”(形容寒冷得像霜一樣)。
近義詞方面,與“霜木”相近的詞彙有“寒木”和“枯木”,它們都用來描述冬天裡幹枯的樹木。
反義詞方面,與“霜木”相對的詞彙是“春木”和“蒼松”,前者形容春季複蘇的樹木,後者形容常綠的松樹。
綜上所述,《霜木》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方面的知識都得以解釋清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