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蜀芥的意思、蜀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蜀芥的解釋

植物名。産于 蜀 地。莖葉供食用,種子入藥。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蜀芥芸薹芥子》:“蜀芥、蕓薹取葉者,皆七月半種……十月,收蕪菁訖時收蜀芥。中為鹹淡二菹,亦任為乾菜。”一說,白芥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一·白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蜀芥”是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種植物,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一、基本定義

蜀芥是産于蜀地(今四川地區)的植物,其莖葉可作為蔬菜食用,種子則具有藥用價值。一說認為它是白芥的别名(見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但此說法需結合具體文獻考證。

二、曆史記載

  1. 種植與用途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蜀芥在農曆七月播種,十月采收,可制作鹹、淡兩種腌菜(菹)或幹菜。
  2. 分類争議
    部分文獻将蜀芥與芸薹、芥子等植物并列提及,可能屬于十字花科芥菜類植物。現代研究認為,蜀芥可能與葉用芥菜(如雪裡蕻)、莖用芥菜(如榨菜)等存在關聯。

三、總結

蜀芥作為古代區域性作物,兼具食用和藥用功能,其具體形态需結合《齊民要術》《本草綱目》等古籍進一步考證。當前資料顯示,它可能是芥菜類植物的地方變種或古稱。

如需更詳細文獻原文,可參考《齊民要術·種蜀芥芸薹芥子》及《本草綱目》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蜀芥的意思

《蜀芥》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一種生長在川地的野生植物,也稱為蠶薊芥。蜀芥原為傘形科毛茛屬植物,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拆分部首和筆畫

蜀芥的拆分部首是艹,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蜀芥這一詞彙的源自于古代漢字的發展。在繁體字中,蜀芥的寫法為「蜀薊」。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蜀芥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清代《康熙字典》中将蜀芥寫作「蜀薊」,其中「薊」為蠶薊的古字形。

例句

今天在川西山區,我意外地發現了一叢野生的蜀芥。

組詞

蜀芥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一些詞語,例如:蜀芥葉、蜀芥草、蜀芥器等。

近義詞

與蜀芥意思相近的詞語有:蠶薊芥、蜀薊、蜀地野生芥等。

反義詞

蜀芥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