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武旅的意思、武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武旅的解釋

武師,軍隊。《梁書·元帝紀》:“臣等分勒武旅,百道同趣。” 唐 儲光羲 《贻鼓吹李丞時信安王北伐李公王之所器者也》詩:“文儒託後乘,武旅趨前旌。” 唐 趙元一 《奉天錄》:“謀臣盈幕,武旅雲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武旅”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基本釋義


文獻用例

  1. 《梁書·元帝紀》
    “臣等分勒武旅,百道同趣。”
    此處“武旅”指代軍隊,強調軍事部署的嚴密性。

  2. 唐代儲光羲詩作
    “文儒託後乘,武旅趨前旌。”
    通過“文儒”與“武旅”對比,體現文武并重的治軍理念。

  3. 《奉天錄》
    “謀臣盈幕,武旅雲萃。”
    描述謀士與軍隊聚集的場景,突顯軍事力量的強盛。


構詞解析


現代使用

該詞屬文言用法,現代漢語中較少出現,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研究。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梁書》《奉天錄》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武旅是什麼意思

武旅是一個常用詞彙,漢語中指的是與軍事有關的旅行或活動。其中,“武”指的是軍事、戰争的意思,“旅”則表示旅行、行動。因此,“武旅”可以理解為軍事旅行或軍事活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的解釋,武旅的拆分部首為“止”和“攴”,其中“止”表示腳步或行走,而“攴”則是手擊或戰鬥的意思。因此,“武旅”的部首組合表示了軍隊行軍和戰鬥的意義。

根據筆畫統計,《武旅》兩字共有13畫。其中,“武”為7畫,由“戈”(4畫)和“止”(3畫)組成,“旅”為6畫,由“方”(4畫)和“攴”(2畫)組成。

來源與繁體

武旅是中文詞彙,來源于古代漢字演變而來。它的繁體字形為「武旅」,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康熙字典》記載,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時與現代略有不同。對于「武旅」這個詞,古代寫法中「武」字可能會斜體書寫,而「旅」字則可能會把“方”字組件書寫得更加方正。

例句

1. 這次武旅活動是為了提高軍人的作戰能力。

2. 每年暑假,軍隊會組織一次大規模的武旅訓練。

組詞

1. 武器:軍事作戰中所使用的裝備和器械。

2. 旅行:指人們離開原居地,到其他地方遊玩或工作。

近義詞

軍旅、軍事旅行

反義詞

文旅:強調文化和旅遊相結合的活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