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利弊的意思、利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利弊的解釋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gains and losses; merits and demerits] 指正、反兩個方面,也即好的方面與壞的方面

各有利弊

詳細解釋

利益與弊病;好處與壞處。 清 孫枝蔚 《午日贈江都明府梁木天》詩:“君欲悉利弊,誰能助訏謨?”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設官以治民,下至驛丞閘官,皆有利弊之當理。” 馬南邨 《燕山夜話·圍田的教訓》:“對于圍田和圩田的利弊,可惜 徐光啟 沒有全面地加以詳細的論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利弊"的漢語詞典釋義與解析

一、基本釋義

"利弊"是由"利"與"弊"兩個單字組成的複合詞,表示事物的好處與壞處、積極與消極的兩面性。

二、權威詞典解釋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利弊:好處和壞處。例如:權衡利弊;利弊得失。"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

    查看來源(商務印書館官網)

  2. 《漢語大詞典》:

    "利與弊。泛指事物的正面與反面效果。"

    引用例句:明代張居正《陳六事疏》:"權衡利弊,而後動。"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版。

三、語義分析與語用特征

四、經典用例

五、現代語境應用

在決策分析、政策評估中,"利弊"常用于結構化讨論:

例: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利弊需綜合考量: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4.
  3.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年影印本.
  4. 顧野王. 《玉篇》. 清代刻本.

網絡擴展解釋

“利弊”是一個漢語詞彙,用于描述事物的正反兩面性,即好處與壞處、優勢與劣勢的辯證關系。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釋

  1. 辯證關系:利弊體現了事物的兩面性,例如一項政策可能帶來經濟收益(利),但也可能引發環境問題(弊)。
  2. 應用場景:常用于分析決策、方案或現象時,需權衡其優劣。如《文明小史》中提到“知利弊,方不緻礙手絆腳”。
  3. 哲學視角:作為對立統一體,利弊不可分割,需根據具體情境判斷主次。

三、近義詞與用法

四、實例參考

清代文獻如孫枝蔚的詩句“君欲悉利弊,誰能助訏謨?”,以及現代語境中的技術應用分析(如人工智能的便利性與倫理風險),均體現了利弊分析的普遍性。

如需更深入的語言學或曆史溯源,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剝戮刨頭北海油田表記伯妃引常從畜豪打璜表貸赀蕩産單露單破德黑蘭電感鈍悶多岐發短心長逢蒙奉先風雲之志改除公諸于世怪慴關系說貴體賈盭健鹘驕忿迦維羅衛夾腰幾次三番救日拘翦豤言遼逈林琅麻餅明敭敏求迷滞譬執婆母牆倒衆人推七符六诏青袍乳水三淖神藉虱官失忘使者世準刷子説嘴説舌頌美套疊托地握遞陷城瀉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