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解除盔甲。停战。《宋书·武帝纪中》:“﹝ 义熙 ﹞十四年正月壬戌,公至 彭城 ,解严息甲。”
“息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息甲”指解除盔甲,引申为停战。该词常用于古代军事语境,表示军队停止战斗、卸下装备进入休整状态。
《宋书·武帝纪中》记载:“(义熙)十四年正月壬戌,公至彭城,解严息甲。”
此例中“息甲”明确表示解除战备状态,印证其军事休整的含义。
与“息甲”相关的成语包括:
“息甲”不仅体现具体军事行为,也暗含和平意向。例如,古代将领在战后“息甲”既是对士兵的休整,也象征暂时结束冲突。
“息甲”是一个汉字词,总计由9个笔画组成。它的部首拆分为“心”和“甲”两个部分。
这个词来源于古代中国,原本搭配的是一个象形符号,如图:
由于历史的进程和技术的发展,现代汉字的形式逐渐演变,并且有了繁体字。繁体字“息甲”在字形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一个心字作为旁边的部分。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不同。以“息甲”为例,它的古代写法为类似于象形文字的样式,如下:
这里给出一些“息甲”在句子中的例句:
1. 他的到来让我可以稍事息甲。
2. 在战争期间,士兵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时间息甲。
“息甲”这个词可以与其他词组合起来形成新的词语。比如:
1. 息甲复兵:指停止打仗,解除武装。
2. 息甲归田:指士兵解散,恢复农业生活。
近义词可以是解甲归田,表示士兵解散,回乡从事农田劳动。
而和“息甲”相反的词是“掉甲”,表示士兵们在战斗中阵亡。
【别人正在浏览】